海派

传统文化大放异彩 上海浦东这个元宵游园会海派韵味十足

中新网上海2月13日电 (谢梦圆 陈丽伟)正月十五,月满人间,灯火可亲。12日,上海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内,既有红红火火的传统年味布置,又随处可见充满当代艺术感的空间美陈,传统与现代相映成趣。当天,这座浦东文化地标建筑迎来了落成后的又一场元宵游园会,非遗技艺、国潮巡游、经典芭蕾舞剧、亲子互动、艺术展览五大板块联动,为广大市民带来一场海派味道浓郁,雅俗共赏的元宵节体验。除了一直以来人气极高的浦东

金龙舞、醒狮跃,上海百年弄堂锣鼓喧天闹新春

大年初一(1月29日),上海虹口区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热闹欢腾,金龙舞、醒狮跃,锣鼓喧天祥瑞来。当天下午,已有百年历史的香港夏国璋龙狮团在今潮8弄街区进行了一场气势磅礴的龙狮表演,并举行“点睛”仪式与“采青”活动。1月29日下午,夏国璋龙狮团在今潮8弄进行龙狮表演。本文图片均为 主办方 供图百年建筑颍川寄庐前的广场上,一条金色巨龙盘旋舞动,腾空而起;高低错落的梅花桩上,8头醒狮前后翻腾,上下跳跃,

上海“武安街区”新春氛围浓郁,潮流前线年轻人品味海派春节

新春将近,上海武康路-安福路旅游休闲街区的迎新氛围日渐浓郁,红灯笼、中国结等装饰让街头巷尾年味十足。2025年1月21日,上海武康路武康大楼附近,聚集着许多游客市民。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图1月21日,澎湃新闻记者走访看到,上海武康大楼四周聚集着许多市民游客,街区各处点缀着丰富多样的喜庆装饰。全国各地走在潮流前线的青年男女,在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漫步历史底蕴浓厚的“武安街区”,品味海派文化。近日

上海虹口深化“上海入境旅游第一站”推动入境旅游服务再升级

中新网上海2月25日电 (樊中华高志苗)25日,随着“七海探险家号”邮轮靠泊国客中心码头,上海虹口北外滩迎来13310位入境游客。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区商务委、区投促办、北外滩街道,共同打造高品质岸上服务体系。活动当天,邮轮入境游欢迎仪式举办,同步推出“时光之境·摩登海派光影漫游”虹口专属旅游线路及“虹口礼物”特色文旅产品。未来,该线路将常态化运营,联动区内文旅资源,加速入境一站式服务点功能完善

文艺上海年|美术馆里寻年味:读岁朝年历,书新春联墨

过热闹年看艺术展,上海的艺术年味愈加浓厚。绘岁朝年历、书新春联墨、听艺术导赏、木版水印迎财神……上海中国画院新开迎春画展,又专业导赏“游刃乾坤”学术特展;中华艺术宫请来了老字号点心师,包好汤圆看美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启“蛇我其谁”系列,探求蛇的艺术创作与民俗故事;海派艺术馆配合展览特别推出“兹山无尽——石虎最后十年画展”限定新春纪念章。上海中国画院新春送福平铺斗方正丹纸,提笔写一个福字,美术馆

海派年味

2025年1月25日,一场以“巳合丰盛 岁启张园”为主题的海派新春游园会在上海张园正式启幕。活动现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龙舞”亮相,长达50米的金色祥龙穿梭在极具海派特色的石库门里,上下翻腾,热闹非凡,吸引不少市民游客驻足观看。此外,来自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的艺术名家齐聚,挥毫泼墨,为市民送上新春祝福;海派新春艺术工坊内,海派剪纸、掐丝珐琅、十字挑花等非遗技艺惊艳亮相。王初摄(人民图片网

吴焕淦代表:望促进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

中新网上海3月2日电 (记者 陈静)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近年来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他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履职与行医是相通的,都要精益求精。因此,他在本职工作中开展调研,持续围绕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推广以及罕见病患者的医疗保障问题提出建议。吴焕淦认为,履职与行医是相通的,都要精益求精。(吴焕淦代

春节观展指南|年味之中,寻蛇、赏画、观茶

乙巳蛇年来临,澎湃艺术梳理春节期间的精彩展览:在上海,上海博物馆开启了一年一度的迎春展“灵影仙踪”呈现文物中的蛇,“印象·派对”特展则梳理了西方印象派的发展与演变;闵行博物馆举办了“贞观鉴”特展,讲述大唐初期的文化生活;海派艺术馆有艺术家石虎的大型展览“兹山无尽”;中华艺术宫的吴昌硕诞辰180周年艺术大展和上海中国画院的“游刃乾坤”呈现了海派书画篆刻的底蕴。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乙巳蛇年新春文

(新春见闻)春节假期 上海老城厢豫园人气旺

2月1日,上海市,游客们在豫园参观。春节假期,位于上海老城厢的豫园人气旺盛,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走进古街深巷,赏彩灯品美食,感受“海派年味”。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2月1日,上海市,游客们在豫园参观。春节假期,位于上海老城厢的豫园人气旺盛,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走进古街深巷,赏彩灯品美食,感受“海派年味”。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2月1日,上海市,游客们在豫园参观。春节假期,位于上海老城厢的豫园人气旺盛,来

代表委员支招上海入境游“流量”变“留量”

中新网上海1月18日电(范宇斌)又逢周五至,“周五下班去中国”再次成为一股新潮流,韩国游客热衷于选择上海。在2025年上海市两会期间,如何将“泼天富贵”的流量转化为“真金白银”的留量,成为上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热门话题。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城市韵味吸引了无数国际游客的目光。2024年,上海接待入境旅游者超过600万人次。2025年1月12日,韩国游客在上海新天地逛街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