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

海底两千米、可支撑6人待30天!深海实验室开工建设

今天(28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在广州南沙正式开工建设,这也是世界首个2000米级坐底式可载人长期驻留的深海实验室。“深海绿洲”研究装置长什么样?“冷泉”是指海底之下的甲烷、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在地质结构或压力变化驱动下,溢出海底进入海水的活动。而冷泉生态系统是指海洋生物利用海底冷泉渗出的化学物质为能源进行化能合成,发育成海底黑暗世界里独特的生态系统,被誉为“深海绿洲

“雪龙2”号大洋考察作业完成 获取丰富海洋生物、水体等样品

近日,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完成了南极阿蒙森海和罗斯海的大洋考察作业任务。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到中山站卸货,去秦岭站装修,跟着“雪龙2”号做大洋科考,一路往南。随船记者王楠了解到,“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已从西半球的南极阿蒙森海来到了东半球的南极罗斯海海域。户外温度已经降到了-8℃左右,在船的月池车间,队员们正在回收多参数物理海洋观测系统。这项作业完成后,意味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在阿蒙森海

“雪龙2”号大洋考察作业完成,获取丰富海洋生物等样品

近日,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完成了南极阿蒙森海和罗斯海的大洋考察作业任务。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到中山站卸货,去秦岭站装修,跟着“雪龙2”号做大洋科考,一路往南。随船记者王楠了解到,“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已从西半球的南极阿蒙森海来到了东半球的南极罗斯海海域。户外温度已经降到了-8℃左右,在船的月池车间,队员们正在回收多参数物理海洋观测系统。这项作业完成后,意味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在阿蒙森海

“雪龙2”号大洋考察作业完成 获取丰富海洋生物、水体等样品

近日,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完成了南极阿蒙森海和罗斯海的大洋考察作业任务。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到中山站卸货,去秦岭站装修,跟着“雪龙2”号做大洋科考,一路往南。随船记者王楠了解到,“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已从西半球的南极阿蒙森海来到了东半球的南极罗斯海海域。户外温度已经降到了-8℃左右,在船的月池车间,队员们正在回收多参数物理海洋观测系统。这项作业完成后,意味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在阿蒙森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