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

巩固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治理成果 110.5万亩沙化土地治理工作启动

央视网消息: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近日,当地紧抓春耕前的有利时机,启动2025年沙化土地治理工作。这两天,在巴楚县英吾斯塘乡防沙治沙点,500多位村民将提前制作好的芦苇段铺设在沙土上,再用铁锹将芦苇段从中部扎入沙里压实。这样用芦苇铺设的沙障可以在即将到来的春季风沙期将沙土固定在地表,减弱风沙对城市、乡村的影响。为了保障防沙治沙工作顺利进行,当地多个乡镇的芦苇加工厂从2024年1

国家能源局:积极推进第二批、第三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

【国家能源局:积极推进第二批、第三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财联社2月27日电,国家能源局27日印发《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其中提出,积极推进第二批、第三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科学谋划“十五五”“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布局方案,稳步推进重大水电工程建设,积极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建设,加大光伏治沙、光热项目建设力度,推动抽

塔里木盆地北缘建成首个百万千瓦级整装光伏项目

记者昨天(15日)从中国石油获悉,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建设的130万千瓦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这意味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光伏治沙再添标志性工程,塔里木盆地北缘建成首个百万千瓦级整装光伏项目。 新投产的光伏项目位于新疆库尔勒市上库高新区,由光伏场区、升压站和超大型储能电站等组成,总装机130万千瓦,占地面积达3.5万亩,是我国探索光伏治沙模式的重点项目。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新能源事业部副经理 崔巍:预计

内蒙古2024年日均完成生态治理6万多亩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获悉,2024年内蒙古完成“三北”工程建设任务2442万亩,约占全国总任务的45.8%,日均完成生态治理6万多亩。2024年6月15日,牵引播种机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防沙治沙项目区种柠条。新华社记者李云平 摄据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局长王肇晟介绍,去年内蒙古完成防沙治沙1954万亩,居全国首位。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顺利推进,治理沙化土地238万亩、配套新能源装机2727万

新疆和田为沙漠“锁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新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稻香村村民利用自家的房子办起了民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稻香村一角。本文图片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融媒体中心提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种植的管花肉苁蓉。2024年11月28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玫瑰花苗被栽入沙土,与一望无际的胡杨、梭梭、红柳等连成一片,塔克拉玛干绿色阻沙防护带工程实现全面锁边“合龙”,织就一条全

春节慰问送温暖 岁寒情深暖人心

祥龙辞岁,福蛇迎春。连日来,麦盖提县各单位各部门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向一线劳动者及困难群众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新春佳节,麦盖提县总工会深入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一线开展慰问活动,为奋战在一线的管护人员送去新春的问候和温暖,进一步激励生态管护人员坚守岗位,共同守护绿水青山。麦盖提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如孜·托合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小虎参加

敦煌形成三道绿色屏障:莫高窟积沙量减95%以上

中新社兰州2月23日电 (记者 冯志军 李亚龙)“在莫高窟扫沙子”是几代敦煌莫高窟人共有的深刻记忆,而“风轻云淡”已成为如今新常态。这是被称为“中国旱极”的敦煌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的缩影之一,目前已基本形成三道绿色屏障,大大提高了防风阻沙能力,减少了沙尘暴发生频率。敦煌市林业草原事务中心主任夏生福23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介绍说,近年来,敦煌因地制宜在重点区域采取工程治沙、封沙育林(草)、沙化土地封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