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

内蒙古两会上 代表委员热议科技“突围”助农事宜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17日电 题:内蒙古两会上 代表委员热议科技“突围”助农事宜中新网记者 张玮“我建议政府对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中心予以常态化长周期的支持,助力其在生物育种产业化进程中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提升其区域辐射带动能力。”正在进行的内蒙古自治区两会上,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兴安盟农牧科学研究所所长徐兴健围绕兴安盟农牧业科技‘突围’工程提出两点建议。兴安盟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地处大兴安

原创 太打脸!美国网友提问:如果中国这么伟大,为何不发明任何东西?

在美版的“知乎”上,一位美国网友发表了这样一个疑问:如果中国这么伟大,为何不发明任何东西?这句话无疑是掀起了一片惊涛骇浪,下面回应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也正是这个时候,外国网友才深切体会到什么叫光屁股照镜子-里外丢人。历史的证据面对这位美国网友的口出狂言,下面一位网友回答道:“中国上下至少有5000多年的历史,而美国却仅仅只有200多年,说起发明,中国可比美国多得多。”提到中国的发明,大家印

原创 中国工程界乌龙事件!沙漠温室种出水稻,意外发现还能固沙治盐碱

沙漠里能种植点什么作物呢?稳定土壤的仙人掌、防风固沙的梭梭亦或者具备经济效益的西瓜土豆。但这些作物的规模种植早已不算稀奇,可你听说过在沙漠种小麦吗?2024年6月4日,新疆麦盖提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南边缘,一片金灿灿的麦子迎来了丰收的喜悦。这是全国面积最庞大的纯沙漠麦田试种区,茫茫沙漠与滚滚麦浪仅有一线之隔。经过收割统计,当地小麦亩产294公斤,容量每升825克,完全符合国家一级小麦标准!毫无疑问

上海科学家成果登上《自然》,有望拓展对盐碱地的开发利用

通过对3万多株水稻遗传材料进行大规模交换个体筛选和耐碱、耐热表型鉴定,中国科学家最终定位克隆到两个水稻耐碱-热QTLs基因——ATT1和ATT2,其中,ATT2有望成为一个潜在的“后绿色革命”基因。 据上海交通大学1月31日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1月30日凌晨,上海交通大学林尤舜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林鸿宣研究团队合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题为“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