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

粮食的“粮食”,如何减“肥”增效(春耕进行时)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等春雨至,万物生。雨水节气被称为“可耕之候”,进入雨水节气,全国大部分地区开始春耕,越冬作物自南向北陆续进入返青的关键时期,对养分的需求迅速增加。“再过一阵小麦就该追肥了,啥化肥效果好?”在河北省馆陶县柴堡镇的一家农资店里,柴庄村村民许延军正在咨询小麦春管用肥。雨水节气至,各地陆续进入春耕备耕农忙时节。化肥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物资,能为作物快速提供矿质营养元素,对作

“丰”景如画,“榴”连忘返!各地助农增收有办法→

枣庄石榴红产业链“丰”景好泰州稻花香农机“上阵”助秋收冬桃甜如蜜产地直供扩销路广袤田野上绘就一幅幅绚烂的丰收画卷山东枣庄石榴丰收采摘忙这几天,山东枣庄的石榴陆续成熟,果农在林间穿梭,忙碌采摘。在枣庄市薛城区张庄村的一处石榴连片种植区内,一个个颜色鲜艳的石榴挂满枝头,散发出阵阵果香。据了解,当地立足资源禀赋,打通石榴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各类相关产业蓬勃发展。目前,枣庄市的石榴种植面积达12万亩、600

原创 向世界宣布!中国太空水稻已经试种成功,俄媒直呼:更甜更营养!

好消息!我国首批从空间站中培育出来的第三代“太空水稻”已经成熟,以后能吃太空米了!俄罗斯媒体《Svpressa》也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不仅高度赞赏了我国在太空农业科技方面取得的成绩,更是用“更甜、更有营养”来形容。都说“土里刨出金疙瘩”,谁会想到太空里的太空舱竟然能够从天上“洒”下粮食,那么太空水稻到底怎么样呢?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国这一批次已经成熟的太空水稻,并不是在天上直接成熟的,而是地面经过精

人民论坛:从“不可能”到“无限可能”

电影《哪吒2》持续火爆,路遇两位小学生边走边聊,讨论票房冲榜能冲到哪儿,还掰着手指头算;琢磨《哪吒3》啥时候来,言语中充满期待。满怀期待,源自无限可能。这位“魔童”横空出世,之所以燃爆炫酷,就在于实现了许多“不可能”。且不说票房一路攀升,更不论特效镜头创造了多少先例,单说饺子导演的逆袭人生,就充满了传奇色彩,正应了电影里的对话:“难道你还想改变这个世界?”“我想试试!”……优秀的作品总是既鼓舞人心

舌尖上的科技故事

1月21日,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曾建明在种植有“中茶108”茶树的试验田内查看新茶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 江 汉摄1月2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喻景权在浙江大学校内温室大棚内查看无土栽培蔬菜的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 江 汉摄1月15日,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张健(右一)在研究所温室大棚内查看水稻样株的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 江 汉摄一滴油、一碟菜、一杯茶,碗里杯中,都是民生大事

辅酶Q10有了新的食物来源 中国专家成功培育辅酶Q10水稻新品种

中新网上海2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辅酶Q10与人体健康,尤其是心脏健康相关。如果吃饭就能补充辅酶Q10,那么这将成为高性价比且环境友好的营养强化新方法。记者14日获悉,中国专家的最新科研成功创制了合成辅酶Q10的水稻新种质,小麦编辑也取得重要进展。国际权威期刊《细胞》(Cell)上在线发表中国学者的相关科研论文。 (上海辰山植物园供图)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辰山科学研究中心陈晓亚

事关中国杂交水稻,马达加斯加总统最新发声

据新华社报道,马达加斯加总统拉乔利纳3日说,期待利用中国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早日实现本国粮食自给自足目标。 拉乔利纳当天出席在马水稻主产区阿劳特拉·曼古鲁大区塔南贝镇举行的中国杂交水稻分发仪式。他说,种植杂交水稻将大大提高农业收成,每公顷预计能为农民增加年收入近600万阿里亚里(1美元约合4743阿里亚里)。马政府计划向全国12个水稻主产区分发杂交水稻种子,预计杂交水稻总种植面积将达5万公顷,有

“洋博士”逐梦中国南繁硅谷

中新社三亚3月1日电 题:“洋博士”逐梦中国南繁硅谷作者 张月和早春时节,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的人工智能气候实验室里,绿绿的水稻秧苗间饲养着密密麻麻的稻飞虱褐色若虫。2月26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的人工智能气候实验室内,卡尔查看不同水稻在褐飞虱影响下的生长状况。 张月和 摄 “这种褐色若虫学名稻褐飞虱,能造成水稻减产约80%,是许多国家水稻生产过程中所面对的首要害虫。”来自加纳

稻梦空间话共富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 2月6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稻梦空间话共富》的报道。苕溪从天目山汩汩而下,经杭州临安至余杭,养育了水草丰美的永安村。溪畔的稻田在腊月里褪去了金黄,去年11月底种下的油菜苗还未花开,裸露的田垄覆盖着薄霜,却仍能嗅到泥土深处蛰伏的稻香。岁末年初,记者来到永安村,一个寓意着“永远安宁”的地方。永安村西头的米酒工坊蒸汽袅袅,64岁的村民姚凤贤正将发酵的糯米饭装入陶瓮。这位曾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