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深圳2024年舒适日数为244天,连续第二年零霾日

南都讯 记者覃仕林近日,深圳市气象局发布《2024年深圳市气候公报》,对全市(含深汕特别合作区)气象监测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气象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深圳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舒适日数共244天,较近五年平均(236.4天)偏多7.6天;而自2023年深圳首次记录到零霾日后,2024年连续第二年零霾日,标志着深圳生态气候持续向好。公报显示,2024年,在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转拉尼娜状态背景下,深圳

气候资讯|2月全球前沿气候科学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1.恶劣天气影响美国多地15日,美国肯塔基州遭遇暴风雨等恶劣天气并引发洪水,已导致11人死亡。肯塔基州各地出现积水,300多条道路受到影响。由于洪水之后该州又迎降雪,令灾情复杂化。另外,恶劣天气造成近4万个家庭断电。肯塔基州州长贝希尔在暴风雨来临前已提前宣布该州进入紧急状态。当地时间2025年2月16日,美国肯塔基州遭遇暴雨,巴伦河发生洪水。当地时间2025年2月18日,美国肯塔基州派克县,人们在

印尼亚齐特区附近海域发生6.2级地震

【印尼亚齐特区附近海域发生6.2级地震】财联社1月31日电,根据印尼气象、气候和地球物理局发布的报告,当地时间1月31日18时03分,印尼亚齐特别行政区附近海域发生6.2级地震。

深化气候认识 助推科学评估——中国以务实行动携手各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人类对气候变化并非一开始就看得很清楚,而是经过了漫长的认知过程。这期间,需要严谨的科学评估和有力的证据来说明。作为国际评估气候变化的重要科学平台,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于2月24日至28日在浙江杭州召开第62次全会。来自130余个国家的IPCC成员国政府代表、有关观察员组织和国际组织代表参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IPCC已经完成了6个周期的气候变化科学评估,先后发布了43份评估报告

观察|美国能源政策大转向:绿色浪潮下,油气仍是实力权杖吗?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20日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将再次退出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这标志着美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又一次发生了重大立场转变,特朗普政府曾在2017年做出过类似举动,但该举措在2021年拜登总统上任第一天就被迅速推翻。毫无疑问,这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重大挫折时刻。美国是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和历史上最大的排放国,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退出《巴黎协

3大确定因素锁定基本盘,美国气候“退群”无法影响中国绿色发展

连日来,由美国“退群”引起的全球气候目标担忧情绪蔓延,全球能源转型受挫。更有声音质疑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既有科学论证。温室气体排放导致了全球变暖,而变暖带来了一系列气候灾害。多个智库分析认为,虽然新一届美国联邦政府的绿色政策出现倒退,但改变一个庞大经济体的绿色发展趋势并不容易,更无法颠覆全球的绿色发展。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行动不

原创 不到48小时,中美定下头等大事!当着美国人的面,中方把话挑明!

此次访问是波德斯塔继今年接替克里担任美国气候问题最高外交官后首次访华。或许是巧合,拜登政府的高级别官员首次访华,就是克里访问上海,而在本届拜登政府尾声,再一次派出波德斯塔访华,凸显出气候议题在稳定中美关系中的特殊作用。波德斯塔此次来访正值近期中美举行一系列外交活动之际。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北京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新一轮战略沟通,进行了坦诚、实质性、建设性讨论

欧盟气候机构:2025年1月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月

中新网2月6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欧盟气候监测机构6日发布报告称,2025年1月是该机构自1940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月。据报道,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6日表示,由于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提高了全球温度,2025年1月份的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出1.75摄氏度,延续了2023年和2024年的历史新高。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副主任萨曼莎·伯吉斯表示,2025年1月又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月份,尽

平均气温再创历史新高2024年中国气候公报发布

2月28日,中国气象局召开“2025年3月新闻发布会”()。 “今年是厄尔尼诺影响次年,在气候变暖背景下,2024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再创历史新高,天气形势复杂,气候异常凸显,极端事件多发强发,气象灾害频现。” 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对《2024年中国气候公报》有关内容作了简要介绍。气温再创历史新高 高温日数为历史第二多2024年,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暖湿气候特征明显,雨涝灾害突出。全年气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