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语·春节|和总书记一起感受浓浓年味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当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都会走到群众之中,送祝福、贴“福”字、赏民俗……和大家一起感受丰富多彩的年俗文化。策划:黄庆华 张宋红统筹:郭洁宇 马丽娟设计:马发展 于卓 杨文斌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3 浏览
花灯民俗展迎元宵 2025年2月6日,江苏省如皋市如城街道非遗郭氏花灯民俗展上,小朋友在欣赏花灯。元宵节将近,非遗花灯民俗展会上,造型精美的荷花兔灯,蛇灯,老虎灯等彩灯,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赏选购,喜迎元宵佳节。(徐慧摄/光明图片)来源:光明图片 新闻 2025年02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春行乐安”广饶县2025年民俗非遗新春巡演——李鹊镇 大众网记者 孙淑娟 李茂盛 东营报道2月8日,“春行乐安”广饶县2025年民俗非遗新春巡演在乐安大街开启。在这场活动中,李鹊镇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丰富的非遗代表性项目,赢得全场观众喝彩。李鹊镇,位于东营市和广饶县的“南大门”,不仅是全市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和“粮仓”,还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黄河三角洲第一个“吨粮乡”。近年来,李鹊镇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乡镇”“国家卫生镇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30 浏览
(图表·插画)元宵节|赏花灯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2月11日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民俗专家表示,元宵节主打一个“闹”字,人们通过各种民俗表演、歌舞晚会、灯会灯展等民俗活动,寄托对阖家团圆的美好愿景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待。新华社发 曹一 作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图表·插画)元宵节|吃汤圆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2月11日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民俗专家表示,元宵节主打一个“闹”字,人们通过各种民俗表演、歌舞晚会、灯会灯展等民俗活动,寄托对阖家团圆的美好愿景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待。新华社发 王斌 作 新闻 2025年02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29 浏览
沉浸式感受中国传统节日“年味儿” 春节特色民俗“圈粉”海外游客 央视网消息:为进一步吸引更多外国游客关注山西、到山西旅游,结合春节申遗成功契机,近日,山西文旅国际推广活动在太原举行。走进活动现场,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扑面而来。在春节对联书写区,外国友人跃跃欲试,在书法家的指导下体验汉字书写的魅力。刻瓷、金石拓印等传统技艺,以及多款以山西地域文化为灵感的文创作品,山西面食大师带来的面艺表演、晋剧演员的“关公”戏曲表演等,让来自36个国家的100多名海外达人和旅行商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全村人热热闹闹吃顿饭,怀柔琉璃庙“敛巧饭”正月十六开席 新京报讯(记者赵利新)2月13日至2月16日,怀柔区琉璃庙镇将在杨树底下村举办第十六届“敛巧饭”民俗文化活动。往年“敛巧饭”民俗文化活动现场。怀柔区琉璃庙镇政府供图“敛巧饭”起源于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据《北京市怀柔县地名志》载,杨树底下村自清朝嘉庆(1796年)、道光(1821年)年间霍、靳二姓迁来成村,搬来后,连种地的种子都没有,于是两家各派一人去外地讨种子,但归途中不慎将种子撒落到岩石缝中。后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我在海外过春节 | 写“福”字、剪窗花……加蓬青年邂逅春节民俗 日前,一场内容充实的中国传统文化课在加蓬邦戈大学孔子学院开讲,上课的当地青年们表示受益匪浅,收获了知识与独特的文化体验。 课堂上,国家公派汉语教师路维乙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巧妙地将汉语教学与春节民俗体验有机融合。通过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国春节浓浓的节日氛围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春节民俗体验环节,加蓬青年们兴致勃勃地拿起毛笔,一笔一划认真临摹着寓意吉祥的汉字,尽管笔触稍显稚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