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年|平仄楹联 诗意咏春 编者按: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呈现出新气象、开创了新局面。一个个文化遗产从传统到现代,连接历史与未来,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生动文化名片。央视网《联播+》栏目特推出“薪火相传”系列策划,从文化传承中感受中华文脉底蕴。联播+ 过春节贴春联,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文化中国行丨永定林氏:干国家事 读圣贤书 客家古村 崇文重教福建永定洪坑村,一座山环水抱的客家村落。这里是林氏家族的聚居地,700多年前,林氏族人自河南迁徙而来,客居于此。如今,仍有2000多名林氏后人生活在这里。洪坑村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这里规模宏大的土楼建筑群,36座或方或圆的土楼,每年吸引着500多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洪坑村,每一座土楼都有一个意蕴深远的名字,墙体上更是遍布着楹联、诗歌、雕刻和书法作品。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振成楼上, 新闻 2025年0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南通钟楼挂春联贺新年 中国文化既“出海”又“出彩” “5、4、3、2、1,揭联!” 1月20日,随着红绸缓缓落下,南通钟楼上气势磅礴的12米巨幅春联露出真容,与此同时,狼山南门也挂起了8米巨幅春联。两副大红春联既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寄托着通城百姓对新年的美好期许,烘托了浓浓的春节氛围。已连续举办了八年的“城门挂春联,南通开门红”活动,广受市民和游客的喜爱,已成为南通春节“新民俗”。“钟报新春,紧随时代争分秒;楼瞻远景,喜看海江竞未来。”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团圆年丨平仄楹联 诗意咏春 编者按: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呈现出新气象、开创了新局面。一个个文化遗产从传统到现代,连接历史与未来,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生动文化名片。央视网《联播+》栏目特推出“薪火相传”系列策划,从文化传承中感受中华文脉底蕴。联播+过春节贴春联,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南通钟楼挂春联贺新年 中国文化既“出海”又“出彩” “5、4、3、2、1,揭联!” 1月20日,随着红绸缓缓落下,南通钟楼上气势磅礴的12米巨幅春联露出真容,与此同时,狼山南门也挂起了8米巨幅春联。两副大红春联既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寄托着通城百姓对新年的美好期许,烘托了浓浓的春节氛围。已连续举办了八年的“城门挂春联,南通开门红”活动,广受市民和游客的喜爱,已成为南通春节“新民俗”。“钟报新春,紧随时代争分秒;楼瞻远景,喜看海江竞未来。”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黑多为黟 一座水墨为底的徽州古城 群山环绕,漳水穿行。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把不疾不徐的日子过成了诗。徽墨酥的幽香在街巷流淌,“进三退一”的生意密码跳进舞步,青山粉黛是生活的日常,木雕楹联是处世的哲学。这里有墙退三尺的豁达、腊八豆腐的醇厚,这里是群山脚下延续千年的画卷,这里是四方旅人心之向往的家园。这,就是安徽黟(yī)县。与黑有缘的营城之地黑多为黟,黟县的名字与黑有着不解之缘,当地的黑芝麻做成的黑色糕点徽墨酥,黑色的大米、茶叶,还 新闻 2025年0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