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现鱼类新物种,首次以“Beijing”命名 北京地区时隔40余年再度发现鱼类新物种——北京花鳅(Cobitis beijingensis)。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科研团队通过野外工作采集、确认了这一新种。这是在全球范围内首次以新式拼音“Beijing”命名的鱼类物种。日前,相关研究成果在《动物系统学与演化》上发表。北京花鳅(Cobitis beijingensis)的正模标本。受访者供图鱼类新物种北京花鳅被确认北京花鳅体长约5厘米左右,躯干布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时隔40余年,北京再次发现鱼类新物种“北京花鳅” 北京地区时隔40余年再度发现鱼类新物种——北京花鳅(Cobitis beijingensis)。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科研团队通过野外工作采集、确认了这一新种。这是在全球范围内首次以新式拼音“Beijing”命名的鱼类物种。日前,相关研究成果在《动物系统学与演化》上发表。北京花鳅(Cobitis beijingensis)的正模标本。受访者供图鱼类新物种北京花鳅被确认北京花鳅体长约5厘米左右,躯干布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4 浏览
“古海奇迹”重现 昨日,“古海奇迹——寒武纪澄江生物群化石精品展”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开展,200多件标本重现5亿多年前生命演化历程的辉煌篇章。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新闻 2025年0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八闽鸟与挂墩雀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联合发现了1.5亿年前侏罗纪鸟类化石“政和八闽鸟”,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鸟类之一,将现代鸟类身体构型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近2000万年。这一发现说明福建地区早在侏罗纪就已经有鸟类活动了,这还不算,福建还有个大名鼎鼎的小地方,名叫挂墩,是世界生物模式标本产地。挂墩是福建南平市一个比较偏僻的村落,风景迷人,鸟类繁多,产出的仅脊椎动物标本 新闻 2025年02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自贡恐龙博物馆将陈列150件具有世界代表性的野生动物标本 ▲自贡恐龙博物馆资料图。图据自贡恐龙博物馆2月24日,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与自贡恐龙博物馆签订《捐赠野生动物标本合作备忘录》,双方约定:该基金会计划向自贡恐龙博物馆捐赠150件具有世界代表性的标本,其中包括动物、鸟类、昆虫、鱼类等标本或模型及人文类的展品。签约仪式在自贡恐龙博物馆举行,红星新闻记者从现场了解到,2024年12月20日,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的代表专程到自贡考察了自贡恐龙博物馆。双方就 新闻 2025年02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延伸课堂教学、激活校园文化 超九成受访大学生愿意为高校博物馆代言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博物馆中,从 15米长的布氏鲸骨骼标本,到新增的海洋哺乳类动物、甲壳类动物、珊瑚以及龟类动物标本,众多未曾展出的标本纷纷亮相。“这得益于博物馆的一次改造升级,展馆面积从原有的600平方米拓展到1300平方米。许多原本存放在仓库的海洋生物标本得以重见天日,极大地丰富了博物馆的展览。”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协会的傅承宇介绍说。长安大学物流工程专业的陈鑫旺大约每个学期都会去一次学校的 新闻 2025年02月24日 0 点赞 0 评论 31 浏览
云南德宏发现壮丽含笑植株 解开植物学界百年谜团 中新网云南德宏2月20日电 (胡佩灵 朱边勇)云南省德宏州林业和草原局近日发布消息称,在德宏州芒市勐戛镇勐旺村发现的含笑树,解开了困扰植物学界百年的壮丽含笑分布和标本采集地谜团。1934年由蔡希陶采于芒市勐戛的标本。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 供图 1912年,意大利植物学家J.H.Lace在缅甸采集到壮丽含笑的模式标本(5928号),这是人类首次记录这一物种。1934年2月24日,著名植物分类学家蔡希陶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西藏发现大量大型真菌新种 科研助力食用菌产业成地方经济新引擎 中新网拉萨2月20日电(泽塔雍措)记者20日从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获悉,青藏高原由于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孕育了丰富且具有高原特色的大型真菌资源。近年来,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西藏自治区真菌重点实验室大型真菌资源分类及利用研究团队对西藏大型真菌展开了深入研究,发现了大量大型真菌新种。图为喜马拉雅灰球菌。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 供图 记者了解到,该团队近年来多次开展联合科考,成功采集了3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大美内蒙古 天地蕴物华(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远古内蒙古”展厅。 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供图自然金矿石。 本报记者 张 枨摄完美巴彦淖尔龙标本。 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供图巴林鸡血石。 本报记者 张 枨摄在地处中国北疆的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从高空俯瞰,南二环上一栋形似聚宝银盘的建筑十分醒目,整体造型质朴浑厚,蜿蜒的连廊像草原上的河流,又像飘动的哈达,这便是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作为内蒙古首家集收藏展览、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自然博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中国发现最早的鸟类 改写鸟类演化历史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团队和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团队联合对新发现鸟类化石——“政和八闽鸟”的研究,揭示了现代鸟类的体型结构在侏罗纪晚期(距今1.5亿年)就已经出现,将以尾综骨为代表的重要特征的出现时间提早了近2000万年。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2月13日在《自然》发表。(闫东洁)政和八闽鸟正型标本(王敏供图)古脊椎所和福建地调院联合考察队发现政和八闽鸟正型标本中生代兽脚类恐龙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