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巧变米 中国首条自主研发“土豆米”生产线云南昭通投产 中新网昭通3月2日电 (杨金飞 王国江)近日,中国首条“土豆米”生产线在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马树镇土豆米加工厂投产,实现薯类杂粮主食化、加工技术产业化。研发团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分子物理化学家吴奇表示,“这不仅是我国第一条把新鲜马铃薯变成干燥大米的生产线,也是世界第一条。属于我国自主创新技术。”工作人员在昭通市巧家县的“土豆米”生产线上工作。 杨金飞 摄 土豆学名马铃薯,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 新闻 2025年03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
37岁的他意外离世,捐献器官为3人送去生的希望 近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37岁的吴永飞在昭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器官捐献,成为2025年昭通首例器官捐献者。由于吴永飞及家属的无私奉献,有3名患者将重获新生。记者:林碧锋、熊轩昂、易嘉欣画面来源:昭通市融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闻 2025年03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他走了,却让三个人重获新生! 近日,在昭通鲁甸,37岁的吴永飞因外伤造成脑死亡。2月25日,昭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为他完成了器官捐献手术,3名患者因此重获新生。2月20日,吴永飞因颅脑外伤被送到昭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创伤外科,虽经全力救治,但病情危重。2月23日,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死亡判定专家团队的评估,吴永飞被判定为脑死亡。在悲痛之际,家属决定将他的可用器官捐献出来救治他人。吴永飞的弟弟 康绍静:“他的器官能在别人身上继续 新闻 2025年03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定位工装“小发明”,解决职工“大麻烦” 2025年1月,由云南中烟红塔集团昭通卷烟厂卷包车间报送的发明专利《小盒包装机折叠芯压辊定位工装工具》(ZL202010674333.8)获得云南中烟首届专利奖。这项小小的发明成果成功应用近一年多以来,不仅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还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赢得车间工人的一致好评。这一创新成果的背后,凝聚着团队的智慧与汗水,彰显了昭通卷烟厂对于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问题困扰:定位精准成生产“拦路虎”长期以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云南昭通一男子被酒驾检测后发视频辱警,被行拘五日 近日,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大山包镇一男子因交警对其进行酒驾检测而心生怨念,偷录民警执勤视频并配辱骂性文字后将该视频发布于短视频平台。日前,驾驶员邵某某因寻衅滋事被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该视频公然挑衅法律权威,对执行公务的人民警察进行恶意辱骂,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据介绍,昭阳公安分局网安大队在执行网络巡查任务时,发现一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一段辱骂执勤民警内容的视频,前述大队迅速指令大山包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云南昭通:免费直通车 温暖务工人# 当日,云南省昭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集中输送欢送仪式在昭阳区举行。300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免费乘坐返岗直通大巴车前往福建、广东、江苏等地返岗就业。2月8日,外出务工人员在昭通市昭阳区排队上车。新华社发(梁志强摄)2月8日,乘坐免费返岗直通大巴车的人员在出发前挥手致意。新华社发(梁志强摄)2月8日,外出务工人员在昭通市昭阳区排队上车。新华社发(梁志强摄)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金沙记忆|在山地扎西想象大海 它是遗忘之水散落一地的古代谁在无声叩问它说去吧,不要回来威信县扎西镇(上,2023年;下,2010年)扎西作为一个地方的名称,进入正史在民国年间。所在的威信县(属云南昭通)也少有典籍记载。这是川滇黔交界,“鸡鸣三省”的滇东北偏远一隅,一个小小县城。其在文明的星河中,几乎无可称道。人们甚至遗忘了,境内密布的高山、丛林和溪谷,怀抱里烟雨微茫的古湖。在东西横列的扎岭之间,聚水裂山,分南北两端而去。它是金 新闻 2025年02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又一批“点对点”务工人员抵沪:除了多赚钱,他们还有新期待 又一批“点对点”务工人员抵沪。2月2日大年初五晚7时许,随着列车缓缓驶入上海虹桥站,40名来自云南昭通的务工人员抵沪,这是蛇年春节后第一批“点对点”乘坐高铁集中返岗的来沪务工人员。就在前一天的大年初四下午,蛇年首批“点对点”来沪务工劳动者乘坐包机抵达了浦东国际机场,这100名务工劳动者来自云南曲靖市、文山州、红河州等地。大年初五晚上,40名来自云南昭通的务工人员抵沪。 本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徐亦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又一批“点对点”务工人员抵沪:除了多赚钱,他们还有新期待 又一批“点对点”务工人员抵沪。2月2日大年初五晚7时许,随着列车缓缓驶入上海虹桥站,40名来自云南昭通的务工人员抵沪,这是蛇年春节后第一批“点对点”乘坐高铁集中返岗的来沪务工人员。就在前一天的大年初四下午,蛇年首批“点对点”来沪务工劳动者乘坐包机抵达了浦东国际机场,这100名务工劳动者来自云南曲靖市、文山州、红河州等地。大年初五晚上,40名来自云南昭通的务工人员抵沪。 本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徐亦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农村劳动力如何在“家门口”就业?云南省两会代表委员支招 中新网昆明1月21日电 (缪超 陆希成)当前,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农文旅产业融合等,为实现“家门口”就业奠定基础。农村劳动力如何就地就近就业?正在昆明召开的云南省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为此支招。云南是农业大省,近年来实施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特色农业强省建设跑出加速度。目前,规模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及流通、乡村旅游、乡村传统手工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农业领域就业岗位仍然是云南农村劳动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6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