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勒索罪

添加未成年女性为QQ好友后威胁敲诈1万余元 被告人被判拘役六个月

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6件依法惩治利用网络敲诈勒索犯罪典型案例,其中“赵某杰敲诈勒索案”值得关注。2020年7月至8月期间,被告人赵某杰用QQ添加14至18周岁未成年女性40余人为好友。在聊天过程中,赵某杰故意找茬称对方把自己气病,以到被害人学校和家中持刀捅人相威胁,要求被害人“拿钱治病”,先后向4名被害人(13至16周岁)索要共计人民币18964元。案发后,赵某杰向被害人退赔违法所得并取得

点外卖后投放异物恶意索赔网络平台商家,一涉案人员被判刑七个月

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6件依法惩治利用网络敲诈勒索犯罪典型案例,其中“相某漫敲诈勒索案”值得关注。▲图据图虫创意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被告人相某漫在多个线上外卖平台购买食品并投放异物,随后拍照反馈给平台和商家,以不赔偿就投诉相威胁先后向4家餐饮店铺索要共计人民币3169元。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相某漫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投诉相威胁勒索多家被害单位钱款,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敲诈勒

33岁单身女护士公园邂逅58岁已婚教授,怀孕后对方两帆布口袋装400万了断,她再次索要600万被判三缓五

这名女子叫刘菲,今年37岁,老家在安徽省滁州市某县城。2025年2月22日,她在网上反映称自己是受害人,当初怀孕后被逼流产,同时还晒出了几份拍摄的微信聊天记录。刘菲对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回忆说,10多年前她在山东念的大学,学的是护士专业,“大学毕业后在老家工作了两年,然后去南京发展,主要是在医院和医美行业做护士。”她介绍说,来到南京后,她与人在南京市鼓楼区湖南路某小区合租房子,那里离玄武湖公园步行只

最高法发布案例:孙某媛散布谣言敲诈网络主播,构成敲诈勒索罪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依法惩治利用网络敲诈勒索犯罪典型案例。最高法提示,有的敲诈勒索被害人因为害怕不敢或不愿报警,导致一些犯罪行为没有被及时制止和打击,鼓励网络犯罪被害人勇于拿起法律武器与违法犯罪作斗争。孙某媛制造、散播网络谣言敲诈勒索案显示,孙某媛系某网络主播的“粉丝”,侯某经营的培训机构与该主播有业务合作。2022年6月,孙某媛自认为侯某与主播关系暧昧,遂在网络直播

最高法发布案例:向外卖中投放异物索要3169元获刑七个月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依法惩治利用网络敲诈勒索犯罪典型案例。最高法提示,有的敲诈勒索被害人因为害怕不敢或不愿报警,导致一些犯罪行为没有被及时制止和打击,鼓励网络犯罪被害人勇于拿起法律武器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相某漫编造事由向网络平台商家恶意索赔敲诈勒索案显示,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相某漫在多个线上外卖平台购买食品并投放异物,随后拍照反馈给平台和商家,以不赔偿就

点外卖投放异物恶意索赔构成敲诈勒索,入选最高法典型案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2月11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言)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了6件依法惩治利用网络敲诈勒索犯罪典型案例,标明网络行为红线,指明依法维权路径。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涉及网络造谣、恶意索赔、曝光企业“黑料”后寻求“商务合作”、借“裸聊”实施威胁等多种敲诈勒索新型犯罪手段。最高法指出,这些案件虽然犯罪手段升级,但本质上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威胁、要挟手段迫使他人基于心理强制交付财物,对

编造事由向网络平台商家恶意索赔,最高法:构成敲诈勒索

一起恶意索赔案入选最高法典型案例。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6件依法惩治利用网络敲诈勒索犯罪典型案例,标明网络行为红线,指明依法维权路径。澎湃新闻注意到,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涉及网络造谣、恶意索赔、曝光企业“黑料”后寻求“商务合作”、借“裸聊”实施威胁等多种敲诈勒索新型犯罪手段。最高法表示,前述典型案例虽然犯罪手段升级,但本质上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威胁、要挟手段迫使他人基于心理强制交付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