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缴过路费60余次,司机被顺义法院判抢夺罪获刑9个月 新京报讯(记者张静姝 通讯员王芳)新京报记者获悉,日前,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逃避缴纳过路费的案件,被告人公然驾车撞击栏杆强行冲卡或尾随前车,逃避缴纳车辆通行费,数额较大,构成抢夺罪,最终被判有期徒刑九个月。2023年11月至2024年6月期间,苏某在北京市顺义区京承高速北石槽等高速站口,先后60余次驾驶汽车正常领卡驶入高速路,后在服务区把车牌卸下来,到收费站ETC通道时发现无人值守,轻轻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9 浏览
徐文海:离婚夫妻,话说到什么份上就构成“敲诈勒索罪”了?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徐文海】 1月21日中午,翟某敲诈勒索案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山后人民法庭结束一审。据苏某家属称,翟某出庭接受审理,对指控的敲诈勒索罪名认罪认罚。 而无论从2024年3月,苏某家属称翟某因涉嫌敲诈勒索一案被移送法院,还是从2023年5月翟某因涉嫌敲诈勒索被刑事立案,这几个重要节点之间的间隔,倘若比照刑事诉讼法之规定,都确实难言“顺畅”。 这样的不顺畅到底为何?而在本案中认罪 军事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铤而走险27次,金额18000元,结果…… 为偷逃高速通行费司机跟车冲卡结果“小聪明”栽“大跟头”……近日保山腾冲市公安局腾越派出所侦破1起涉高速公路通行费的诈骗案事发当日腾冲高速公路收费站工作人员发现1辆无牌车跟车偷逃过路费随即向腾越派出所报警接到报警后腾越派出所民警迅速展开调查成功将嫌疑人万某抓获通过调查得知:2025年1月13日至2月25日期间万某驾驶一辆无牌小客车在腾冲、保山、昆明西收费站等地先后27次以跟车冲卡的形式偷逃高速公路通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3 浏览
演员酒后砸车被刑拘,咎由自取 | 新京报快评 ▲2月13日,北京朝阳警方发布通报。图/平安北京朝阳因别人不规范停车,就借着“酒劲”踢车门、抠车标、踹掉反光镜……据报道,北京朝阳警方2月13日通报,演员李某某因砸车毁财被朝阳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同时,针对被砸车主杨某占道停车的违法行为,朝阳交通支队已依法予以行政处罚。这两天,前有女演员在直播间编造无证酒驾、肇事逃逸被行拘,现在又添一例男演员酒后砸车遭刑拘的案件。毫无例外,由于当事人涉及演员身份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翟欣欣涉嫌敲诈勒索罪今日开庭 若敲诈成立或将面临十年以上刑期 “索要千万逼死丈夫”案的翟欣欣因涉嫌犯敲诈勒索罪,案件将于今日开庭。苏享茂的哥哥苏享龙此前也曾对外发布消息,说已接法院通知,翟欣欣涉嫌敲诈勒索一案,定于2025年1月21日上午9点30分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山后人民法庭开庭审理。红星新闻2024年3月曾报道,记者从可靠信源处获悉,翟欣欣被抓后认罪认罚,本案涉嫌敲诈的金额巨大,翟欣欣或将获刑10年以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5 浏览
徐文海:离婚夫妻,话说到什么份上就构成“敲诈勒索罪”了?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徐文海】 1月21日中午,翟某敲诈勒索案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山后人民法庭结束一审。据苏某家属称,翟某出庭接受审理,对指控的敲诈勒索罪名认罪认罚。 而无论从2024年3月,苏某家属称翟某因涉嫌敲诈勒索一案被移送法院,还是从2023年5月翟某因涉嫌敲诈勒索被刑事立案,这几个重要节点之间的间隔,倘若比照刑事诉讼法之规定,都确实难言“顺畅”。 这样的不顺畅到底为何?而在本案中认罪 军事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0 浏览
擅拔他人充电枪赔了3万?律师:这么做或触犯刑法! “擅自拔他人正在使用的充电枪,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法律问题。”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李泽瑞律师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任何人的财产权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侵犯。在公共场所使用充电桩,就相当于和运营方签订了一个临时的 “使用合同”,在规定的时间内,这个充电桩的使用权属于正在使用的车主。擅自拔他人正在使用的充电枪,其实是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此外,一名从事相关设备生产的厂商告诉记者,新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
酒后怒砸女友6000元手机,小伙因这个举动悔恨终生 因情侣间的琐事争吵,天津小伙小王(化名),酒后动手砸毁了女友手机,因此被追究刑事责任,终身背上了犯罪记录。缘起:情侣吵架怒摔手机生活中“动手”有多可怕?小王是一名没有犯罪前科的普通公司职员。本科毕业后,小王在江浙沪地区定居,并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酒后的一个暴力冲动之举,让小王触犯了刑法,背上了终身的犯罪记录。2024年1月,天津小伙小王,酒后和女友在徐汇区某建筑大堂内发生争吵。在争吵过程中 新闻 2025年02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社论】让恶意欠薪者付出法律的代价 劳动报酬是基本的民生保障费用,按时足额获得报酬是劳动者最关心的权益。1月22日,最高法、人社部联合发布5件依法惩治恶意欠薪犯罪典型案例。同时提到,2020-2024年五年间,全国法院共审结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6200余件、生效判决人数6200余人。近年来,治理恶意欠薪问题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相关行政、司法部门不断开展联合行动,随着各项政策举措的落实落地,治理欠薪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个别用人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
擅拔他人充电枪赔了3万?律师:这么做或触犯刑法! “擅自拔他人正在使用的充电枪,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法律问题。”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李泽瑞律师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任何人的财产权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侵犯。在公共场所使用充电桩,就相当于和运营方签订了一个临时的 “使用合同”,在规定的时间内,这个充电桩的使用权属于正在使用的车主。擅自拔他人正在使用的充电枪,其实是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此外,一名从事相关设备生产的厂商告诉记者,新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