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四号

据微信公众号“我们的太空”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1月23日23时3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四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卫星通信、广播电视、数据传输等业务,并开展相关技术试验验证。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58次飞行。

欧盟将组建船队 加强海底电缆监测维修

欧盟委员会2月21日发布一项行动计划,提议加强对欧洲海底电缆的监测,并将组建一支船队,以负责在紧急情况下进行维修。当天,瑞典警方表示正在调查波罗的海海底电缆疑似遭到破坏的案件,该国海岸警卫队已向近几个月多条海底电缆受损的地区派遣了一艘船只。芬兰电信运营商表示,连接芬兰和德国的海底电缆有轻微损坏,但其功能未受影响。国际电信联盟负责人近日说,海底电缆是全球通信的支柱,承载全球约99%的互联网数据传输,

振芯科技:数字多波束合成SOC芯片可支持卫星通信

【振芯科技:数字多波束合成SOC芯片可支持卫星通信】财联社2月6日电,振芯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数字多波束合成SOC芯片是一款可重构数字波束合成处理ASIC芯片,是数字T/R链路中的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中的核心芯片,替代FPGA实现波束合成功能,可实现大带宽的数据传输低成本、低功耗、集成化,可支持卫星通信、测控等多种应用场景。

原创 绝对不能教会了印度! 中科院院士: 中国制造将在2035年超越美国

2024年10月3日,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官方媒体报道,我国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科研人员牵头,在青海的高原上进行了一项距离1.2公里的通讯测试。仅仅1.2公里的数据传输,无论是无线电波,还是激光传输,目前都已经有了成熟的技术。那么,为什么这一次传输测试会受到如此重视呢?这就要从这一测试中所使用的通信波段说起。通常情况下,人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波动频率,通常是超低频的脑波频率,以及生活中电器

欧盟将组建船队 加强海底电缆监测维修

欧盟委员会2月21日发布一项行动计划,提议加强对欧洲海底电缆的监测,并将组建一支船队,以负责在紧急情况下进行维修。当天,瑞典警方表示正在调查波罗的海海底电缆疑似遭到破坏的案件,该国海岸警卫队已向近几个月多条海底电缆受损的地区派遣了一艘船只。芬兰电信运营商表示,连接芬兰和德国的海底电缆有轻微损坏,但其功能未受影响。国际电信联盟负责人近日说,海底电缆是全球通信的支柱,承载全球约99%的互联网数据传输,

裕太微:车载数据传输方面 公司产品已应用到比亚迪仰望、腾势等系列中

【裕太微:车载数据传输方面 公司产品已应用到比亚迪仰望、腾势等系列中】《科创板日报》11日讯,裕太微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称,随着国产芯片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不断提升,公司将面临着更大的市场机遇,车载以太网芯片也将在市场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在车载数据传输方面,公司针对不同智驾系统对数据量和传输速度的要求可以选择使用百兆或者千兆的物理层芯片产品,并且已经应用到比亚迪仰望、腾势等系列中。同时,公司车载

重庆市人大代表冉从彬:加快国有林场智能智控管护

中新网重庆1月21日电(记者 刘相琳)国有林场作为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石,肩负着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生态修复等关键使命。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建设智慧林场新路子?21日,正在举行的重庆两会上,重庆市人大代表、民建会员冉从彬向大会提交建议。冉从彬说,国有林场在维护生态平衡、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坚实屏障。冉从彬调研发现,国有林场因面积大,管护难度

基于芯片而无需硅透镜,新型太赫兹波系统实现更高辐射功率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网站日前发布消息称,该学院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芯片的太赫兹放大器-倍增器系统。该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限制,无需硅透镜即可实现更高的辐射功率。太赫兹波长比无线电波更短、频率更高,利用这种波可实现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更精确的医学成像效果和更高分辨率的雷达系统。然而,要在半导体芯片上有效生成太赫兹波很困难。目前生成太赫兹波技术大多采用体积庞大且价格昂贵的硅透镜,否则无法产生足够辐射功率

澜起科技:第二子代MRCD和MDB芯片已成功向全球主要内存厂商送样

【澜起科技:第二子代MRCD和MDB芯片已成功向全球主要内存厂商送样】财联社2月14日电,澜起科技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第二子代MRCD和MDB芯片已成功向全球主要内存厂商送样,专为DDR5多路复用双列直插内存模组(MRDIMM)设计。此外,公司推出的PCIe 6.x/CXL 3.x Retimer芯片支持16通道,最高数据传输速率可达64GT/s。MXC芯片已成功通过CXL 2.0合规性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