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换包盐,或许能省很多看病钱! 普通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氯化钠,而过量摄入钠盐往往容易引发高血压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如果用 含钾盐来替代普通食盐,就可以减少钠的摄入量,进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换成低钠盐有哪些好处?如何科学用盐,一起了解↓ 对普通人来说低钠盐更健康换成低钠盐,减少死亡风险2022年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武阳丰教授在《中国循环杂志》发表文章称,在人群中推广低钠盐,即 在普通食盐中混入一定比例、同样具有咸味的氯化钾,减少氯化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看了这篇老年生活避坑指南,不怕骗子惦记您! 是免费的鸡蛋是昂贵的保险是抵押的房子也是骗人的阴谋哪个老年人能够拒绝领鸡蛋的诱惑?领了小礼品,还有大师藏品可投资?别进了骗子的圈套!犯罪分子以赠送鸡蛋等小礼品为诱饵,吸引老年人的注意,之后介绍投资项目。对于此类看似有利可图的投资,应仔细甄别,及时向家人、朋友咨询,避免上当受骗。什么保险这么急着要取消?保险要过期?给家人打个电话确认一下吧!骗子冒充客服,以“到期续保”“开通需缴费”“客服协助取消”等 新闻 2025年02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29 浏览
山东内河首个省级地方标准获批!填补内河航运领域标准空白 近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批准发布##_FORMAT_LT_##工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实施指南##_FORMAT_GT_##等 31 项山东省地方标准的公告》(〔 2025 〕 1 号),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牵头编制的《内河智慧港口建设指南》正式获批。该标准是全省内河首个省级地方标准,填补了内河航运领域标准空白,对引导和规范全省内河智慧港口建设具有指导性意义。《内河智慧港口建设指南》主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
教育部: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 每所学校都将配备科学副校长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聚焦不断完善科学类课程体系建设,改进和创新教学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教学实施条件,整合校内外各类实践场所和资源,推动“大中小纵向衔接”“校家社横向联动”等中小学科学教育重点工作,提供了具体实施路径,提出了明确意见建议。针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科学类课程教师等不同主体,分别明确了工作内容。《指南》提出,教育行政部门主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9 浏览
促进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统一规范 随着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不断深化,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统一规范工作进入“快车道”。记者近日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获悉,该纪检监察组督促国家医保局积极履职,以编制出台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的方式,统一指导各地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截至目前,国家医保局已制定综合诊查、护理、放射检查、超声、中医针法、中医骨伤等23批立项指南,覆盖综合、检查、中医三大类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新闻 2025年02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国家医保局印发《口腔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 【国家医保局印发《口腔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财联社2月28日电,国家医保局近日编制印发《口腔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参考2023年版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将现行口腔类价格项目映射整合为114项。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指导各省医保局参考《立项指南》,制定全省统一的价格基准,由具有价格管理权限的统筹地区对照全省价格基准,上下浮动确定实际执行的价格水平。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大寒将至,这份健康指南请查收 1月20日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节气。在这个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如何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以“时令节气与健康”为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专家就冬季养生、流感防治及健康素养提升等话题进行解读,为公众提供实用的健康指南。冬季养生:温补脾肾,顺应时节大寒时节,天气寒冷,中医认为此时是温补脾肾的最佳时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王海隆指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新闻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49 浏览
莫将视屏类产品当“玩伴” 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加强婴幼儿早期发展服务 新华社北京2月8日电(记者李恒、董瑞丰)记者8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了解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近日印发《婴幼儿早期发展服务指南(试行)》,推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开展婴幼儿早期发展服务,指导养育人形成科学正确的养育行为。其中明确提出,视屏类产品不宜成为孩子们的“玩伴”。婴幼儿早期发展主要指0至3岁儿童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0至3岁是儿童生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手机里这几个细节确认好,别让AI “看透”你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科幻电影般的场景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在享受AI服务带来便利的同时,更应提高警惕,千万不能忽视潜在的隐私危机。隐私收集从位置信息到通讯录,从短信内容到浏览记录,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权限收集,正编织一张张无形的隐私“捕捞网”。一旦这些信息被泄露,我们的隐私将面临巨大风险。不法分子可能借此实施精准诈骗,甚至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防护指南:仅允许APP获取实现基本功能所需的 新闻 2025年0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