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

200种中药配方颗粒本月底纳入北京医保,包括人参等名贵药材

新京报讯(记者叶红梅)北京市医疗保障局日前发布通知,对具有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的200个中药配方颗粒品种制定医保支付标准,通知自2月28日起执行。这200种中药配方颗粒中既有板蓝根、丹参、甘草等常用药,也有人参、灵芝等名贵药材,还有炒酸枣仁等炮制品。具体支付标准已在通知中明确,公众可在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官网查询。通知明确,参保患者使用价格不高于支付标准的药品,患者和医保基金以实际销售价格为基础,

AI诊断、能刷医保……全国首家外商独资三级医院,长啥样?

费用不变、能走医保、花园式环境、未来还有外籍医生就诊,这样的医院你愿意去吗?2025年2月26日,中国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天津鹏瑞利医院正式开诊,迎来了首批患者。2月26日,天津,医护人员在医院门诊区陪伴患者候诊。2月26日,天津鹏瑞利医院外景。天津鹏瑞利医院院长刘丹表示,目前该院已经按照市医保的相关政策递交了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申请,正在等待政府审批过程中;现在医院执行的收费标准是市物价统一的

无需排队等待,将自己的肺移植给自己,53岁男子救治下成功存活!

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令很多疾病取得了更进一步的治疗空间。器官移植技术也是如此,在20年前器官移植还是一项非常高深的手术治疗。时至今日,普通的器官移植技术也日渐成熟。但是伴随着器官移植手术的进行,也意味着器官的供体会因此损失健康或失去生命。目前的医疗手术方面的器官移植除了活体亲缘匹配的方式外,其余的需要等待捐赠志愿者突然逝世后以排队的方式获得移植机会。这让很多疾病患者陷入了未知且长时间的等待,不

78岁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通过手术重拾记忆 医生:手术患者需满足三个条件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陆港院区血管外科团队成功为78岁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屈阿婆实施了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引发关注。术后第一天,屈阿婆基本可以正常交流,术后一周不仅能认出家人,情绪稳定,还恢复了正常的作息习惯。2月20日,陆港院区血管外科主任禄韶英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通过这一手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目前还不做批量化服务。对于进行手术的患者,团队需进行全面评估,患者需满足几个条

司普奇拜单抗新适应症获批上市

2月7日,康诺亚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康悦达(司普奇拜单抗注射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SAR)。这是康悦达获批的第三个适应症,成为目前全球首个获批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IL-4Rα生物制剂。数据显示,我国过敏性鼻炎患病率已从11.1%上升至17.6%,约有2亿患者正在经受疾病困扰。我国13个城市门诊患者临床特征调查显示,持续性中重度过敏性鼻炎患者占比达52

昆药集团天麻素注射液获批临床,用于术后谵妄

新京报讯 2月28日,昆药集团发布公告,近日收到国家药监局签发的天麻素注射液按照化学药品2.4类新药受理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该新药开展相关临床试验研究。该新药是公司研制的一款2.4类新药,适应症为预防心脏外科术后谵妄。2018年WHO发布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将谵妄定义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注意障碍(即指向、聚焦、维持和转移注意的能力减弱)和意识障碍(即对环境的定向力

研究发现一种降压药或可治疗多动症

新华社伦敦2月22日电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氨氯地平能显著缓解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的症状,有望成为更有效、更安全的多动症药物。英国萨里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日在国际期刊《神经心理药物学》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用患有多动症的实验鼠测试了5种候选药物,发现只有氨氯地平能显著减轻实验鼠过度活跃的症状。在对斑马鱼进行的测试中,氨氯地平大幅减少了多动和冲动行为。对

强生多发性骨髓瘤双抗拓立珂在华获批

2月11日,强生公司宣布,旗下首个靶向GPRC5D的双抗药物拓立珂(塔奎妥单抗注射液)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单药适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三线治疗(包括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一种免疫调节剂和一种抗CD38抗体)的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成人患者。

嘉祥县万张街道卫生院口腔科正式开诊,守护辖区居民口腔健康

大众网记者 张效良 通讯员 王诗瑜 济宁报道2月26日,嘉祥县万张街道卫生院口腔科正式开诊,使辖区居民享受近距离的贴心、便捷、专业的口腔医疗服务。医生正在为患者检测牙齿健康情况开诊当天,走进万张街道卫生院口腔科,崭新的牙科综合治疗椅、先进的口腔数字化影像设备一应俱全,为患者打造了专业、舒适的诊疗环境。万张街道卫生院为确保诊疗质量,团队成员均经过严格专业培训,具备扎实理论基础与丰富临床经验,擅长龋齿

“AI医生”来了,未来将应用于哪些场景?

近日,多家医院宣布,将AI医疗落地到医院诊疗场景中。AI技术将为医疗领域带来哪些变化?“AI医生”能给人看病治病吗?日前,全国首个“AI儿科医生”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正式上线应用,这名存在于虚拟世界里的“儿科医生”,承担的角色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专家的临床科研助理,帮助医生快速获取最新科研成果和权威指南;另外一个是辅助医生进行疑难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就在本月20日,多位身穿白大褂的知名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