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

华洋医生之星|李宜照:从医38载,匠心守护患者脊柱与关节健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颖在日照市华洋白求恩医院的骨科诊室里,李宜照主任医师正专注地为一位患者检查颈椎,他轻盈娴熟的手法,熟练地为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眼神中透着专业与关切。这位从医近38年的骨科专家,退休后仍选择继续在医疗一线发光发热,受聘为华洋白求恩医院副院长兼骨科主任,他的职业生涯,不仅是一部个人奋斗史,更是一段守护患者脊柱与关节健康的匠心故事。从医初心:用技术为患者解除病痛李宜照践行白求恩精神,

中国首份边缘区淋巴瘤白皮书手册发布

1月17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白血病、淋巴瘤及骨髓瘤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暨2025年CSCO血液肿瘤学术大会在海口开幕。会上,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联合全国淋巴瘤专家共同发起的《中国边缘区淋巴瘤患者生存现状和临床诊疗白皮书》手册正式发布。这是中国首份边缘区淋巴瘤(MZL)白皮书,对于提升我国边缘区淋巴瘤整体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来自全国159家医院

医生称国家集采药物效果不佳?江苏一医院回应

近日,江苏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一医生在自媒体账号发布视频,称国家集采肌松剂效果不佳。对此,2月11日,江苏省人民医院发布了情况说明。说明中称,针对近期该院肝胆外科个别医生在自媒体发布关于国家集采肌松剂效果不佳的视频,江苏省人民医院第一时间就肝胆外科使用的集采肌松剂“顺式阿曲库铵”,调取住院病例麻醉药品使用单次麻醉诱导量、围术期总用量以及集采前后用量,并逐一进行了数据回顾性分析比对。经调取集采前(20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完成全市首例外伤性听骨链断裂听力重建术

近日,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团队成功完成全市首例外伤性听骨链断裂听力重建术,以“零切口、高精准”的耳内镜微创技术,为一名因车祸导致听力丧失的患者重塑“声音世界”。此项技术的突破,标志着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耳显微外科正式迈入精细化、微创化治疗新时代,为复杂耳外伤患者带来更安全、高效的治疗选择。2024年9月,患者张先生因车祸导致左耳听力完全丧失,经高分辨率颞骨CT及听力学检查,确诊为“左侧外伤性听骨链

美国费城坠机事故已致7死19伤

【美国费城坠机事故已致7死19伤】财联社2月2日电,当地时间2月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市长表示,一架载有儿童患者及其母亲的医疗包机于1月31日晚发生坠机事故,导致七人死亡,包括机上六人和一名地面上的车内人员。事故还导致至少19人受伤。(央视新闻)

瘫痪妇女多年后重新行走!专家预期未来几年将看到重大医疗进展

财联社2月24日讯(编辑 马兰)一篇发表在神经调节领域知名期刊《神经调节:神经接口技术》的研究公布了重大的医学突破:一名48岁的瘫痪女子在接受了脊髓刺激的治疗之后,已经能够独立使用助行器行走。 该技术被描述为“神经系统的助听器”,通过刺激患者受伤部位下方的休眠脊柱,并结合基于活动的疗法发挥作用。新技术研究对10名脊髓损伤的患者进行的试验,其平均年龄在21至68岁之间,且患者的脊髓损伤程度不一。其中

如何保障安全和合理用药?

如何安全有效调剂处方?静脉用药配置如何更加智慧?药品管理怎样做到更精细?站在“幕后”的药师为什么不可或缺?记者近日走进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探访医院智慧药房如何以“真功夫”和“硬科技”提升药事管理服务水平。这天下午,广州居民陈先生陪着70岁的母亲到珠江医院门诊定期复诊,医生给老人开了一些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药物。几分钟后,陈先生在药房取到了这些药。一份药品从医生开出处方起,到发放到患者手上为止,短

3名医生疑感染,已致1人死亡!香港突发

昨天(2月11日),香港特区政府发布新闻公报称,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全面调查玛嘉烈医院一宗怀疑由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引致的感染群组个案。据悉,个案 涉及3名患者均为该医院肿瘤科医生,其中 一名患者于2月7日离世,其余两人病征轻微。 初步调查显示,3名病人分别于2月4日、2月6日及2月10日出现症状,症状包括发烧、腹痛及腹泻。其中,一名患者于2月4日发病,2月6日入住玛嘉烈医院接受治疗,翌日离世

打破“重”围,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为超胖患者手术“拆弹”

极目新闻通讯员 张权 晋言慧 王丝密300斤“胖姑娘”的肚子里长了个大包块,要做妇科手术,当地医院不敢接手。武汉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妇产科妇科肿瘤医护团队打破“重”围,成功实施手术,让患者转危为安。2月5日,患者来院复查,专程送锦旗以表达感谢。31岁的李女士(化姓)体重超300斤,因盆腔巨大包块合并下腹痛就医。当地医院考虑到超标的体重,不敢贸然出手。多次辗转就医后,李女士来到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就诊。

网友热议:“互联网+护理”让专业护理走进更多家庭

近年来,一个名为“网约护士”的新职业悄然走进大众视野。只需在网上一键预约,专业护士就能带着医疗箱上门提供指导和服务,比如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更换尿管、胃管,为长期患有慢性病的患者换药或处理伤口,为新手妈妈护理新生儿等。这种创新模式受到越来越多患者和家庭的欢迎。线上预约、线下服务,“网约护士”借助互联网平台,将专业护理服务延伸到患者家中,打破了传统医疗服务的时空限制。据提供相关服务的APP显示,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