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会
万万没料到!中国全力支持,俄罗斯拼命反对!联合国传出重要风声
当地时间11月18号,联合国安理会对一项由英国和塞拉利昂提出的苏丹停火决议草案进行表决,结果中美等14国投下赞成票,俄罗斯一个国家投了反对票,由于后者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一票否决权,该决议最终未能通过。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18日表示,中方支持为保护苏丹平民尽快实现停火止战,推动局势降温降级。中方当天在安理会表决苏丹问题决议后的解释性发言中表示,苏丹冲突延宕至今已超过19个月,平民
安理会罕见一幕,中美俄同一立场,四方势力都在笼络中方
俄乌冲突持续了3年多,终于开始有结束的迹象。美国总统特朗普想让美国实现双赢,一边和俄罗斯领导人、代表单独进行外交谈判,另一边和乌克兰单独谈判,试图让乌克兰签署矿产协议,美国两头吃,吃饭没喊欧洲。而另一方面在联合国,各国关于乌克兰问题的多轮决议投票也是异常精彩,出现了相当罕见的一幕,充分体现了地缘格局的变化和未来走向,中国作为安理会轮值主席国发挥了什么作用?先是2月24日联合国大会就要恢复召开关于乌
美国通告14国,逼中国为俄乌冲突买单,中方当场抗议,反将美一军
美国在安理会对华发难,妄图逼迫中国为俄乌冲突负责买单。中方代表当场进行抗议,一番陈述成功反将美国一军。日前,联合国安理会15个成员国就乌克兰问题举行会议。不出外界所料,刚一开场美国代表就开始喋喋不休,再次以所谓的“中国支持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对华发难,宣称如果不是中国为俄罗斯提供各类援助,乌克兰早就获得了这场冲突的胜利,因此中国应该要为这场俄乌冲突买单负责。对于美国的借题发挥,中方的反击也是毫不留
黎巴嫩新政府举行首次内阁会议
当地时间2月11日,黎巴嫩新政府在总统府举行首次内阁会议,会议由总统奥恩主持,总理萨拉姆、议会议长贝里、全体部长出席会议。黎巴嫩信息部长默尔科斯在宣读首届内阁会议声明时表示,改革和发展将是内阁的工作重点。总统奥恩称,对改革表示欢迎,并强调了如执行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确保以色列撤军等紧急问题的解决。当地时间2月8日,黎巴嫩总统奥恩签署命令,任命现任总理纳瓦夫·萨拉姆组建由24名部长组成的政府。(
10票赞成,5票弃权!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美国涉乌决议
当地时间2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对美国提出的关于乌克兰问题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表决中10票赞成,5票弃权,决议获得通过。 据了解,美国在安理会提出的决议与早些时候在联大提出的决议草案一致,即呼吁迅速结束冲突,并进一步敦促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实现持久和平。 法国、英国、希腊曾要求推迟至25日下午表决表决前,法国、英国和希腊要求安理会推迟表决美国提出的关于乌克兰问题的决议草案到2月25日下午。美国表示坚
原创 日本想取代俄罗斯,印度申请屡次被拒!美国的精心准备被一票否决
1945年联合国安理会正式成立,由于美、法、英、俄、中在全球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特被授予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席位,也就是如今的“五常”。五常是所有联合国成员国的代表,承担了维护世界和平安全的主要责任。同时也享有特殊表决权——一票否决权,只要五常之一的任何国家投了反对票,任何决议和提议都无法通过。79年转眼而逝,世界格局与地缘政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联合国的组织架构却始终一成不变,
安理会上,巴勒斯坦代表泣不成声
据@CCTV国际时讯 消息,当地时间1月3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巴以问题紧急公开会。巴勒斯坦常驻联合国观察员曼苏尔在发言中回忆遭以军杀害的医生时情绪失控落泪,泣不成声。曼苏尔说,巴勒斯坦医生和医务人员努力拯救他人的生命,而他们自己也在失去生命。他们在进行一场无法获胜的战斗,但他们不愿意投降,不愿违背他们许下的誓言,尽管他们知道,他们尝试治愈的人大概率还是会丧生。加沙的医生们会因“试图在加沙拯救生命”
王毅:中美应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为根本遵循
当地时间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纽约主持联合国安理会高级别会议期间同美国各界人士举行座谈。王毅介绍了安理会高级别会议成果和各方共识,表示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形成合力,践行多边主义需要大国加强协调。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全球前两大经济体,中美应当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为根本遵循,找到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探讨办成更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实事和好事。中
安理会爆发激烈争吵,7国围攻朝鲜,中俄挺身而出,美国把柄被抓
联合国安理会现场爆发激烈争吵,美国及其六大盟友对朝鲜发动新的攻势行动,关键时刻,中俄挺身而出仗义执言,那么半岛紧张局势又该何去何从?当地时间11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现场爆发了一次激烈的争吵,争吵的主题就是对朝鲜的制裁。按照美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伍德的说法,正是因为中国和俄罗斯的“无耻包庇”才导致朝鲜有胆量去违反联合国的制裁以及加快建设自身的“核力量”。不过,中俄两国代表都驳斥了美方代表的言论。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