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

舞剧《龟兹》建组暨发布仪式在乌鲁木齐举行

3月1日,舞剧《龟兹》建组暨发布仪式在新疆艺术剧院剧场举行,舞剧《龟兹》创排正式启动。为深入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新疆考古研究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安排部署,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牵头,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新疆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师范大学、阿克苏地委宣传部、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等多方力量共同启动了该剧的创排工作,通过现代舞台艺术方式,深入挖掘展示龟兹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历史价值。据了解,该剧由

吉林:“高位电刺激”策略打开高位截瘫治疗新思路

中新网吉林新闻3月1日电 (记者 郭佳)近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脊柱外科吴敏飞团队成功让一名因颈椎骨折导致高位截瘫的患者重获部分肢体运动功能。在这一案例中,他们采取的“高位电刺激”策略为高位截瘫治疗打开了新思路。黄色方框为电极位置,星号为皮下脉冲发射器位置。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供图 该名患者因交通事故导致颈椎骨折脱位,伤后高位截瘫,四肢运动及感觉能力完全丧失。转至该院后,吴敏飞团队通过多学

Nature子刊发表中国医科大学胸外科与东北大学研究成果 揭示肺癌年轻化现象关键因素

中新网辽宁新闻3月1日电 近日,中国医科大学胸外科杨雪鹰教授团队联合东北大学费腾教授团队,系统研究了年轻肺癌患者独特的临床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并提出了可行的治疗策略,研究结果刊登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近年来,由于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体检筛查的普及,早发肺癌(小于40-50岁)的发病率正在大幅上升。与中老年肺癌患者相比,目前对年轻患者肺癌的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在流行

跨“粤”山海 共筑疏附教育新未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援疆,是对口援疆工作的“筑基工程”“民生工程”“未来工程”。如何筑梦“疆”来?广东援疆驻疏附县工作队(广州援疆工作队)想疏附所想、帮疏附所需、尽广州所能,紧扣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软硬件并重的原则,聚焦疏附县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持续增加教育援疆投入,不断加大支教教师选派力度,进一步拓展“组团式”教育援疆工作的深度、广度,助力疏附各族孩子在家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春雨志愿服务队荣获省级表彰

近日,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春雨慈善志愿服务队凭借在公益服务领域的突出表现,荣获江西省慈善总会2024年度“优秀志愿服务队”称号。与此同时,该团队在第四届江西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斩获金奖,团队负责人黄超琦老师获评“优秀志愿服务管理人员”,学生陈栋红荣获“优秀志愿者”称号。这支以“慈为春雨,善作暖阳”为宗旨的青年志愿力量,通过常态化实践活动,持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和谐发展注入

高温超导获新突破 脑机接口有新思路(一周科技观察)

高温超导获新突破 脑机接口有新思路(一周科技观察) 喻思南 《人民日报》(2025年03月03日第 13 版) 超导材料因其零电阻、完全抗磁性等神奇特性,在高技术领域应用潜力巨大。揭开高温超导机理之谜,科学家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日前,借助研制的先进薄膜生长技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领衔的联合研究团队,发现常压下镍氧化物具有高温超导电性。此前,科学家还发现了铜基、铁基高温超导体

牵线又搭桥 对接更高效(科技视点·走进科技成果转化一线)

通过搭建交流平台、培育服务人才等方式破解“不会转”难题 牵线又搭桥 对接更高效(科技视点·走进科技成果转化一线) 本报记者 喻思南 范昊天 《人民日报》(2025年03月03日第 13 版) 安徽中科热仪科技有限公司的工程师正在组装多通道微量热量仪热模块。赵 明摄(影像中国)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一头是科技成果、一头是产业需求,促进成果转化

中国科学家制备出可控手性石墨烯卷

据新华社电(记者张建新、栗雅婷)日前,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名为“石蜡辅助浸入法”的新技术,成功让二维材料“卷起来”,制备出具有可控手性的石墨烯卷,为未来量子计算和自旋电子器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由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雷圣宾、李奇峰和副教授沈永涛带领团队取得的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材料》上。手性是指物体与其镜像不能完全重合的特性,就像人的左右手互为镜像却不能完全重合。在材料科学

“她”力量|王志勤:移动信息通信领域的巾帼代表

王志勤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无线委员会主席。她30多年坚守科研一线,为中国通信事业发展耕耘不辍。王志勤带领团队主持创立5G全周期一体化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等研究工作,为我国实现“3G突破、4G同步、5G引领”跨越发展作出贡献。目前,王志勤正带领团队开展6G愿景研究,布局关键技术研发、试验评估和国际标准预研等工作。王志勤和团队的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等多个奖

研究人员首次在生物活体内观察到隧道纳米管

新华社巴黎3月1日电(记者罗毓)法国巴斯德研究所日前发布公报说,其团队借助显微镜在斑马鱼胚胎细胞间观察到隧道纳米管。这是科学界首次在生物活体内发现这一细胞间的连接结构。隧道纳米管是存在于细胞间的膜管样结构,可以在细胞间传输激素、酶、细胞器和囊泡等物质。但由于隧道纳米管结构易破坏、存在时间短以及形成后不稳定,观察其动态形成与功能存在一定难度。此前,研究人员已在活体外实验中观察到隧道纳米管。在新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