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谈

俄乌停战和谈为何这么难?泽连斯基出尔反尔,普京恐绝不会再上当

乌克兰想和谈了,泽连斯基已经开始对外释放这个信号,甚至派出自己的外交部长库列巴访华,希望中国能从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战争不是这么容易就能结束的,就像库列巴访华后咱中国发表的声明里提到的那样:“和谈的条件还不成熟。”那么为什么和谈的条件就还没有成熟呢?在海事先锋看来,这就是报应。俄乌冲突现场其实,一场战争说到底,是交战双方的事情,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要想让一场战争爆发,交战的双方必须都要步步紧逼;

中方斡旋!双方在昆明签署停火协议

1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了解,缅军与缅甸民族地方武装果敢同盟军日前在昆明举行和谈并签署了停火协议。请介绍此次和谈的背景和具体情况。毛宁介绍,1月中旬,在中方的斡旋和促推下,缅甸政府与果敢同盟军在云南昆明举行第七次和谈。双方达成并签署正式停火协议,于北京时间2025年1月18日零时起就地停火止战。双方感谢中方为推动此次和谈取得成果所做的努力。毛宁指出,缅北局势降温符

泽连斯基:乌方不会接受任何没有乌方参与的和谈

当地时间2月13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对赫梅利尼茨基核电站进行工作访问时表示,乌克兰不会接受任何没有乌方参与的和谈。泽连斯基还表示,对乌克兰来说,欧洲伙伴参与谈判也很重要。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先后与俄总统普京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特朗普当天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美俄双方同意就结束俄乌冲突进行“紧密合作”,并派遣各自团队“立即开始谈判”。(总台记者 王晋燕)

外交部:中方一直致力于为俄乌止战凝聚共识 为和谈铺路搭桥

中新网北京2月24日电(记者 邢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2月24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为促进乌克兰和平作出积极贡献,中方是否有新的计划或倡议?林剑: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危机全面升级以来,中方一直同有关各方保持沟通,致力于为止战凝聚共识,为和谈铺路搭桥。中方将始终坚定站在和平一边,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推动危机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完)

原创 中乌谈了3小时,中方提议,乌方终于接受,库列巴做出保证

《北京宣言》的签署,让巴勒斯坦各派别实现了世纪大和解,让美国和以色列胆战心惊,也让苦苦支撑的乌克兰看到了希望。近日,乌克兰外长库列巴访华,为了解决俄乌冲突而寻求中国的斡旋帮助。根据外交部网站消息显示,中国外长王毅与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在广州进行了时长超3小时的会谈。这一次,中方想要的乌方给了,而库列巴也满意而归,俄乌停火和谈出现了曙光。客观来说,历史上的中国和乌克兰,曾经有过一段外交“蜜月期”,然而随

一通电话后,泽连斯基听劝,暗示愿和普京谈判,特朗普将访乌调停

一通电话后,俄乌和谈出现了新转机。据中新网报道,7月20日,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双方就俄乌局势达成了共识。在竞选美国总统期间,特朗普已经多次承诺,自己当选总统后有能力解决乌克兰危机。如今,拜登已经退选,特朗普重返白宫的概率越来越大。而在此次和泽连斯基推心置腹之后,此前犹豫不决的泽连斯基终于下定了和谈决心,他表示同意未来就俄乌和谈举行“个人”会晤,而特朗普将成为关键调停人。从此前的“铁

20枚导弹砸向乌克兰?俄军还有大动作,轮到普京把对手骗的团团转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俄乌冲突仍在持续,且俄军的军事行动并未因国际社会的和谈呼吁而显著放缓。据乌克兰媒体报道,近日乌克兰遭受了大规模的导弹袭击。虽然报道中提到的导弹数量仅为四枚,但乌方内部人士爆料称,实际发射的导弹数量可能高达二十枚,并且还提供了一段视频作为证据。当然,我们不必纠结于这次袭击中俄军到底使用了多少枚导弹,但这样的行动显然与“和谈”的氛围格格不入。不过,这仅仅是一个孤立的证据,还有更多的迹

中国代表:期待国际社会为推动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创造有利氛围

新华社联合国2月24日电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24日在联合国安理会表示,当前乌克兰问题正迎来谈判解决的关键时刻,中方期待国际社会为推动危机政治解决创造有利氛围,期待联合国及安理会为凝聚会员国和平共识发挥建设性作用,期待安理会的行动能进一步发出推动和谈的和平呼声。傅聪当天在安理会表决涉乌克兰问题决议草案后表示,任何冲突的终点都是谈判桌。当前,谈判解决乌克兰问题的呼声不断上升,和平窗口正在开启。中方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期待所有当事方参与俄乌和谈进程

中国日报联合国2月17日电(记者张旻璐)当地时间17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会议审议乌克兰问题。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主持会议并发言表示,中方乐见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包括美俄达成的关于启动和谈的共识。中方也期待所有当事方和利益攸关方都能参与到和谈进程中来,达成公平、持久、有约束力、所有当事方都接受的和平协议。傅聪强调,战事发生在欧洲大地,欧洲有必要为和平发挥作用。中方希望各方通过谈判共同解决危机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