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

俄乌冲突三周年,泽连斯基表态恢复和平可以辞职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月23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当天于基辅举行的“乌克兰2025年”论坛上表示,如果能带来和平,他愿意辞去总统职务。今年47岁的泽连斯基出生于乌克兰东部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在从政之前是娱乐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先后担任过艺术总监、演员、编剧等。2019年1月,他被推选为人民公仆党主席,正式参选乌克兰总统,成功当选后于次月就职。泽连斯基执政后,一方面尝试与俄罗斯谈判解决乌东部顿巴斯

雷倩忆辜严倬云:推动两岸和平发展 贡献记录在历史中

中新社北京2月6日电 (记者 陈建新 杨程晨)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前董事长辜振甫遗孀、台“妇联会”前主委辜严倬云2月4日辞世。台“妇联会”现任主委雷倩5日回忆,辜严倬云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遗余力,其贡献已记录在历史当中。“我们都称她为辜妈妈。”雷倩接受中新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5日早上接到媒体友人电话,得知辜严倬云辞世这一消息,“心情非常沉痛”。随后,她联络会内工作人员紧急开会,商讨相关事宜,“全

内塔尼亚胡:以色列与沙特阿拉伯的和平“将会到来”

【内塔尼亚胡:以色列与沙特阿拉伯的和平“将会到来”】财联社2月5日电,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后举行联合记者会。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会上表示,他相信以色列与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和平不仅仅是“可行的”“而且这将会到来”。内塔尼亚胡说,如果特朗普在其总统的第一个任期再多出半年时间,这可能已经发生了。“我致力于实现它,我也相信美国总统特朗普也致力于此。我还认为,沙特阿拉伯的领导人也有兴趣

乌总统泽连斯基:如果能带来和平,愿辞去总统职务

当地时间2月23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当天举行的“乌克兰2025年”论坛上表示,如果能带来和平,他愿意辞去总统职务,或者用他的辞职换取乌克兰加入北约。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将在取消战时状态后举行总统选举。此外,他认为,被冻结的俄罗斯海外资产应完全归乌克兰所有,而不是归乌克兰及其伙伴共同所有。泽连斯基还表示,“不会签署令乌克兰十代人都要付出代价的协议。”他说:“乌克兰希望获得安全保障,这应是与美国的

消息人士:特朗普的乌克兰和平计划,下周公布

中新网2月6日电 据彭博社6日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美国的盟友预计特朗普政府将于下周在德国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公布期待已久的旨在结束乌克兰危机的和平计划。据报道,消息人士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俄乌问题特使基思·凯洛格将向盟友公布这份乌克兰和平计划。他们拒绝透露讨论的详细程度和形式。据报道,该提案预计将在2月14日至16日于德国巴伐利亚州举行的会议上提出。凯洛格等人最近几周暗示,该计划将寻求特朗普盟

泽连斯基开出辞职条件!俄美此前已释放结束俄乌冲突积极信号

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满三周年。当地时间23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公开表示,若能换取乌克兰加入北约或实现和平,如果乌克兰民众真的需要他离开,他愿意立即辞职。俄方则表示,其对和平解决乌克兰问题仍持开放态度。有国际问题研究专家近期向南都记者分析称,政治解决俄乌冲突将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各方有可能先达成一项临时协议。泽连斯基。据公开信息,当地时间23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如果能换取乌克兰加入

外媒称特朗普将暂缓确定俄乌“和平计划”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美联社11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10日表示,他可能近期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再次通话,其任命的乌克兰和俄罗斯问题特使凯洛格也“很快将访问乌克兰”。据报道,凯洛格将在2月14日至16日举行的德国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与泽连斯基会面。此前有消息称凯洛格可能在此次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公布特朗普的俄乌“和平计划”,凯洛格对此予以否认。路透社援引美国政府消息人士的话称,白宫正式确定“和平计划”

原创 事关两岸“统一”,中方早已点名警告美国!岛内风向发生巨变

早在去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严厉驳斥个别国家就台海稳定表达所谓关切,强调台湾问题百分之百是中国内政。任何外部势力无权插手,应切实履行不干涉别国内政这一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恪守一个中国原则这一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当前危害台海局势的最大挑战来自岛内“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扰破坏。“台独”与台海和平水火不容,更威胁地区和平稳定,各国应共同予以坚决反对。想要真正维护台海和平,就应支持中方的

外交部:中国有限的国防支出是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需要

【外交部:中国有限的国防支出是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需要】财联社2月25日电,外交部发言人林剑2月25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中国军费提问。 林剑表示,近年来,全球军费的开支持续走高。据统计,2024年全球军费开支约为2.43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全球军费持续增长的背后是不断紧张的国际和地区安全局势,凸显了当前安全赤字不断扩大,各方面临着应对全球安全治理的共同挑战。国际社会尤其是大国要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