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

378件云南澄江化石首次在京展出

378件云南澄江化石首次在京展出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26日第 11 版) 本报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李茂颖)2月25日,“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古生物化石主题展”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开展。这是云南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的378件珍贵化石首次在京集中展出。其中涵盖奇虾、三叶虫等20余类寒武纪“明星生物”。此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中旬,并计划在全国巡展。“在此次展览中,一件从

我国科学家发现约1.25亿年前“龙城热河蝎”

新华社南京2月21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研究团队黄迪颖研究员领衔的一项新研究在辽宁朝阳发现一种生活在约1.25亿年前的古老蝎子化石——龙城热河蝎。这是在中国境内首次发现的中生代蝎化石,它的出现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龙城热河蝎化石标本。新华社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龙城热河蝎生活在约1.25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它得名

378件云南澄江化石首次在京展出

本报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李茂颖)2月25日,“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古生物化石主题展”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开展。这是云南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的378件珍贵化石首次在京集中展出。其中涵盖奇虾、三叶虫等20余类寒武纪“明星生物”。此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中旬,并计划在全国巡展。“在此次展览中,一件从未展示过的珍贵凤姣昆明鱼化石,是首次与公众见面。”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

我国科学家发现中生代蝎化石——龙城热河蝎

热河生物群因发现多种特异埋藏化石而闻名于世,包括带羽毛的恐龙、早期鸟类、多样化的哺乳动物、翼龙、节肢动物、植物化石等,被誉为“20世纪全球最重要的古生物发现之一”。热河生物群的节肢动物主要以昆虫和甲壳类为主。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团队报道了在热河生物群发现的中生代蝎化石——龙城热河蝎 ,这也是热河生物群首次报道的蝎化石,新的发现填补了中国中生代蝎化石的空白。该成果在《科学通报》杂

我国科学家有新发现

中国科学家发现4.1亿年前“袖珍”植物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领导的研究团队新近在贵州省都匀市包阳村附近发现约4.1亿年前的“袖珍”植物——包阳工蕨化石。这一发现揭示了早期植物独特的生存策略,为解释4亿多年前“植物登陆”如何发生提供了新线索。新华社作者:王珏玢来源:新华网

巴西发现2.37亿年前爬行动物化石 或有助于解释恐龙起源

海外网2月27日电 据CNN26日援引《波兰古生物学报》报道,巴西圣玛丽亚联邦大学研究人员穆勒(Rodrigo Temp Müller)在南里奥格兰德州发现距今约2.37亿年中生代的新爬行动物化石。化石长约80厘米,可能有助于科学解释恐龙的起源。穆勒于25日在古生物学国际期刊《波兰古生物学报》发表研究论文。论文表示,新物种属原甲龙科,在爬行动物的进化中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可能是短吻鳄、鳄鱼和恐龙的共

甘肃和政羊、福建政和八闽鸟——带您欣赏古生物化石“世界之最”

新华社兰州2月24日电(记者张智敏、姜克红)作为跨越数千里的地名“孪生”县城,甘肃省和政县与福建省政和县不仅名称相似,两地还都出土过古生物化石。古脊椎动物学界专家介绍,福建政和与甘肃和政的化石群分别代表了“中生代陆地生态系统”和“新生代哺乳动物辐射”两大关键时期,两地的古生物化石发现共同填补了中国不同地质时期生物群的空白,为研究从恐龙时代到哺乳动物崛起的生命演化链条提供了关键证据。奇异福建龙和政和

这块化石为何不简单?(新知)

不久前,全球顶级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公布了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评选结果,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古生物所”)朱茂炎团队发现迄今最古老的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这一重要成果入选。真核生物的多细胞化是生命向复杂化和大型化演化的必备条件,被认为是生命演化史上的重大关键创新事件之一。最古老的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是如何被发现的?它的发现有何重要意义?科学家为我们一一解答。“这块化石不简单”

“创意摆件”出口包裹查出6块古生物化石……海关提醒!

日前,厦门海关在对一票申报为“创意摆件”的出口包裹进行查验时,发现包裹中装有6块镶嵌着形似螺壳、三叶虫的“石块”,疑似为化石。2月27日,经专业机构鉴定,均为古生物化石:其中5块为奥陶纪的喇叭角石化石,1块为志留纪的三叶虫(王冠虫)化石。目前已按规定予以暂扣,待进一步处理。厦门海关提醒,根据《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规定:运送、邮寄、携带古生物化石出境的,应当如实向海关申报,并向海关提交国务院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