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

微短剧《今人不见古时玥》上线

中新网北京1月31日电 (记者 高凯)1月31日(大年初三)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原创IP“王冰冰三部曲”首部微短剧《今人不见古时玥》正式开播。这部轻喜奇幻精品短剧以马王堆为背景,围绕双时空母女的笑闹日常,融合了穿越、奇幻、亲情、轻喜、历史、文化等多种元素,演绎跨越千年的古今共鸣。该剧由彭晨执导,孙昊宇、田宇编剧,王冰冰、鲁照华、张祐维、张晗出演,围绕博物院展品管理员晓玥展开了一场奇幻际遇,讲述晓玥

“王冰冰三部曲”首部精品短剧上线 《今人不见古时玥》欢乐解压

央视总台原创IP“王冰冰三部曲”首部微短剧《今人不见古时玥》,大年初三(1月31日)在腾讯视频、央视频首播。作为腾讯视频“十分剧场”在蛇年新春推出的开年之作,这部轻喜奇幻精品短剧以马王堆为背景,围绕双时空母女的笑闹日常,融合了穿越、奇幻、亲情、轻喜、历史、文化等多种元素,演绎跨越千年的古今共鸣。该剧由彭晨执导,孙昊宇、田宇编剧,王冰冰、鲁照华、张祐维、张晗出演,围绕博物院展品管理员晓玥展开了一场奇

【向春天,西藏少年】走一趟古今之旅,领略城市魅力

编者按:2月7日至2月19日,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边境噶尔、普兰、日土和札达4个边境县的26名初中生在5名老师带领下,赴京开展“边疆出发,京华筑梦”主题研学活动。看升旗,登长城,访高校,这是一次梦想启程之旅,是祖国与少年的双向奔赴!走在东华门大街上,益西拉姆感觉眼睛有点不够看——在这条通往故宫并不算长的街道上,到处都是宫装美人。她们穿着制式不同、颜色各异却制作精良的古装服饰,云鬓上簪几朵俏丽的珠花,

第八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开幕

2月18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中国美术学院主办,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浙江画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浙江省文化会堂(浙江展览馆)承办的“稽古振今——第八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暨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教学临摹展”在浙江展览馆开幕。自2011年首届“意之大者”启幕,杭州中国画双年展以中国画传统形制为脉络,探索其当代生命力。第二届“长卷视界”以延绵画卷重构时

一场跨越古今的文化盛宴,孝感大悟举行非遗市集活动

极目新闻通讯员 易荣波 李怡 胡鑫2月10日,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人民广场锣鼓喧天,张灯结彩,人头攒动。这里正在举行主题为2025年“非遗闹元宵•赶个年味儿集”文化惠民非遗市集活动。这场非遗活动再现了古时的烟火气,为市民及游客带来了一场跨越古今的文化盛宴。当天的非遗市集活动分为民俗非遗展示、非遗展演、互动体验、文创产品展示、美食市集5大区域。展演区人气火爆,宣化店镇李楼舞狮队表演了“四狮献瑞闹元宵”

《成语探华夏》彰显辉耀古今成语魅力

成语探华夏,智慧耀古今。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与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大型文化类季播节目《成语探华夏》以成语为桥梁,探索语言魅力,追溯文化根脉,生动展现中华文明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磅礴力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实践推动大众与传统文化的“双向奔赴”。六期节目平均收视率0.79%,位居同时段全国第1名,节目全国电视观众规模2.14亿人,截至目前,节目

西安街巷文化浓

陕西西安,历史上的长安,一个个朝代在这里留下印记,“叠加”成现在的西安。如今,行走在西安的街头巷尾,处处都能感受到古今交汇、诗意充盈的独特城市气质。图为近日拍摄的游客在西安大唐不夜城景区观看以唐代历史文化为背景创作的情景剧。新华社记者 邵 瑞摄

“古今中西”经济学术语的演变与启示

《术语革命:中国近代经济学主要术语的形成》一书研究了132个中国近代经济学主要术语的形成,又在整体上研究了三个阶段经济学术语形成特点,揭示了近代经济学术语形成的过程、规律及影响,阐释了术语形成研究成果在经济思想史研究中和语言史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对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启示。

“知礼鸣乐,雅颂古今” 萌娃奏响国乐传承新篇章

1月25日晚,西安广电大剧院内华灯璀璨,丝竹悠扬。由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陕西民族乐团联合主办的 “知礼鸣乐,雅颂古今” 少年国乐行新春音乐会在此圆满落下帷幕。400余位来自陕西省青少年民族乐团及全市多所学校国乐社团的小乐手齐聚一堂,以国乐为笔,绘就新春盛景,为三秦大地的观众带来一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极具感染力的视听盛宴。音乐会在大气磅礴的《象王行》中震撼开场。小乐手们指

映射古今传承的匠心

舞剧《天下大足》剧照。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在中国西南腹地的重庆大足石刻,以其精美的雕刻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广受赞誉。1999年,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古代的石窟鲜少留有开凿者的姓名,但在大足石刻,有数十位创造者的姓名与他们的杰作长伴千年。这些创造者都是平凡百姓,他们对“人间小满”的美好向往化作了崖壁上的刻痕,勾勒出“天下大足”的远大理想。如何将这一文化瑰宝,通过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