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
转化·调研·联动:政协提案提质增效的三个重要步骤
提案的提出与办理是一个涉及多方主体、多环节协同的复杂过程,需要提案方深入调研、精准建议,办理方高效落实、积极反馈。2025年2月18日下午,在北京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张树森的精心组织下,笔者围绕政协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中的一项提案,与提案执笔人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胡燕、办理方北京市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对外联络部干部王静,以及北京市政协研究室理论处处长尹宇座谈交流。此次座
庆成宫里庆新春(新春走基层)
除夕,游客在庆成宫后殿的文创空间里拓印“福”字。 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除夕上午,北京先农坛里的庆成宫格外热闹。人们赶到这里,亲手给自己拓印“福”字,喜迎新春。庆成宫后殿,正在举行的新春送“福”活动吸引了许多游客。印油、匀墨板、滚轮、木模具、大红纸,在工作人员指导下,来自天津的张先生自己动手,5样物件、5个步骤,一个饱满喜庆的“福”字很快跃然纸上。“春节体验传统拓印,仪式感满满!”560多岁的庆成
温暖春晚抒写文化自信
作者:杨爱君(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院长、教授)2025年总台春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舞台设计也将“巳巳如意”中两个“巳”字对称摆放,一如中国传统的如意纹路,直观传达出“事事如意”的美好寓意。这既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符合当下的审美趋势,浓缩了对全球华人的热烈召唤和真诚祝福。在春晚的舞台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重要的创作灵感,这场文化大餐,让人们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深
文旅热消费旺 假日经济扮靓幸福中国年
“过年喽——”随着一声吆喝,雄狮翻腾,长龙飞舞,锣鼓喧天。夜为幕、千灯亮,春节期间,山西太原“钟楼街1990”以盛大的舞龙舞狮巡游欢庆新春佳节。“老太原柳巷、长风剧场、五拐巷,这完完全全是我小时候,也就是九零年代生活的场景。‘钟楼街1990’里头,家家楼面贴白瓷砖、挂白底大红字,上世纪90年代太原市的经典生活场景被浓缩在这片空间内,满满都是‘老太原’的烟火气。”在太原长大的周女士兴奋地向记者介绍。
文化中国行|北京:中轴线上过大年
今年春节是北京中轴线和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迎来的首个春节,北京中轴线上布置了许多春节装饰。众多市民和游客到中轴线上观古建、赏非遗,感受古都新韵,共庆新春佳节。1月31日,游客在景山公园的万春嘉年华上观看川剧变脸表演。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1月31日,游客在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鼓楼旁参观游览。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1月31日,小朋友在北京鼓楼下设置的祈福鼓前拍照留念。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1月29日,游
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演变
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以南北向轴线统领的营城制度。考古发现证实,曹魏邺城和北魏洛阳城遗址均已于城市的核心区域形成具有极强礼仪性的中轴线规划格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家都城的规模不断扩展、功能日益丰富,隋大兴城、唐长安城、北宋东京城、金中都的中轴线营建持续演进。北京中轴线始建于元,成型、丰富于明清,发展、传承于近现代,是逾7个世纪城市历史遗存不断累积叠压
北京中轴线元素将亮相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
本报记者 李夏至昨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节目和技术创新亮点,官宣主持人阵容和舞美设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负责人张国飞表示,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总台春晚,在融入更多非遗元素的同时,还将以春节文化为纽带促进国际人文交流、推动文明互鉴。今年春晚精心安排了歌舞、戏曲、武术、语言类节目等多种类型的节目,并邀请在各条战线上奋斗拼搏的普通人成为春晚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