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
最高法发布依法惩治虚假诉讼犯罪典型案例
中新网2月20日电 据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消息,虚假诉讼行为违背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扰乱正常诉讼秩序,严重损害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阻碍社会诚信建设,社会危害严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人民法院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大对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无理缠诉行为的惩治力度的要求,多措并举,重拳整治虚假诉讼。特别是对于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依照法律规定构成犯罪的虚假诉讼行为,人民法院坚决依法予以惩
26岁女子称面试时遭猥亵,因对方超70岁不执行行拘,律师:可提起民事诉讼
近日,一名26岁女子发视频实名举报称,上海某纺织公司73岁董事长在面试理疗师过程中,对其进行性骚扰和猥亵。警方开具行政拘留五日处罚后,因其超过70岁不执行。网传视频显示,该女子称,“以面试康复理疗师为由,没有经过我的同意,把裤子脱了,拿生殖器对着我,引导我的手向下推,”女子面试时的录音中,对方称,“就这样这两边进去,你的胸围应该是在38B还是38C,当我的干女儿吧。”据第一现场,警方虽开具了行政拘
“保时捷女销冠”被“造黄谣”引关注,遇此情况该如何取证维权?丨法律顾问在身边
中新网2月28日电 (记者 范丰辉)据媒体报道,近日,“青岛保时捷女销冠”牟倩文称,有人盗用她的照片发布在黄色网站,经警察核实,帖文均为虚假信息,她已经报警立案。牟倩文曾因2023年售出170台保时捷在互联网走红。2024年,牟倩文再度售出170台车,连续两年成为保时捷销售冠军。牟倩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她的客户60%-70%是女性客户,“我能给客户拍好看的照片,提供情绪价值。”她最近的状态不好
邯郸未成年人杀人案,专家解读
邯郸低龄未成年人杀人案的办理,充分体现了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宽容不纵容。一方面,基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和对未成年人特殊身心特点的考虑,刑法明确规定了未成年人在不同年龄段需要承担的刑事责任: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对所有罪名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需要对故意杀人、强奸等八种严重犯罪负刑事责任;刑法修正案(十一)增加第十七条第三款,将刑事责任年龄个别性的、有条件地下调到十
苏州海关查获200粒国家管制第一类精神药品三唑仑,俗称“迷魂药”!
2月12日,南京海关所属苏州海关在进境邮寄渠道查获国家管制第一类精神药品三唑仑2盒,共计200粒。该关驻邮局办事处在对一个进境邮件实施机检查验时,发现邮件图像显示异常。经人工开箱彻查,发现白色塑料膜包装的2盒药片,上有“Triazolam 0.25mg”等字样,共20板200粒。三唑仑俗称“迷魂药”,具有催眠、镇静、抗焦虑和松肌作用,因该药成瘾性极强,我国将其归为第一类精神药品进行严格管制。目前,
准确适用袭警罪,更好地保障民警规范执法
日前,“两高”发布关于办理袭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指引具体司法案件办理过程中明晰袭警罪“暴力袭击”行为的法律边界,以更好保障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维护国家法律权威和社会秩序。由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发布的新版司法解释,对准确认定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五款规定的“暴力袭击”行为给出了细化指引,解释明确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实施撕咬、掌掴、踢打、抱摔、投掷物品等行为,造成轻微伤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