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伦理学:迷幻与精神药物历史的跨学科研究 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对迷幻剂与精神活性物质的态度与方式迅速变化的时代,曾经的《大麻公约》、用于提高成绩的微剂量“迷幻蘑菇”和用于治疗情绪障碍的摇头丸,都只是25年前大多数西方社会无法想象的活动和革新的三个例子。然而,当下美国的阿片类药物危机,英国对医用大麻的监管抵制,以及中国对氯胺酮的管控,都提醒着我们当前社会存在的迷幻剂和精神活性物质使用与社会伦理之间的冲突与挑战。为深入探讨精神伦理学领域中的核心 新闻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51 浏览
著名儒学研究专家涂可国逝世,享年64岁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山东社会科学院原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涂可国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1月20日下午在济南逝世,享年64岁。涂可国,男,1961年生,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人,198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同年进入山东社会科学院工作至今。历任山东社会科学院儒学研究所所长(2003-2009年)、文化研究所所长(2009-2019年),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3 浏览
专访彼得·辛格:共情并不是人类理解他者的唯一基础 2024年10月,澳大利亚著名伦理学家彼得·辛格(Peter Singer)到访中国。作为现代效益主义(utilitarianism)的代表人物,辛格的到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他与多名中国的伦理学者展开深入对谈,话题涵盖动物伦理、实践伦理学、人工智能、气候变迁、捐赠等多个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用辛格的话来说,他不希望伦理学“仅仅在纸面上被谈论”。1975年,辛格出版了《动物解放》(Anim 新闻 2025年02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求人伦之道 至和美之理 近日,《人伦至理——协调的伦理学》一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在人类社会发展呈现出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现时代,伦理学成为名副其实的“显学”或“第一哲学”。该书是一部具有伦理使命和情怀的伦理学理论创新著作,具有独特的致思路径、研究主题、逻辑架构与现实观照。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