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

中消协:电信运营商应提供更加便捷的套餐降级和携号转网服务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根据2024年服务大类投诉数据,生活及社会服务类、互联网服务类、教育培训服务类、电信服务类、销售服务类居于前五位。与2023年相比,电信服务类投诉量比重上升较大,生活及社会服务类投诉量比重下降明显。报告显示,2024年电信服务类投诉68805件,同比2023年大增99%,占所有服务类投诉的比重增加了1.31个百分点

中消协点名“两个菜要价844元”损害消费者利益

中国消费者协会11日发布2025年春节消费维权分析,餐饮消费、文化娱乐、电商网购、文旅出行等方面维权诉求较为集中。中消协有关负责人表示,张家界“土家园”饭店联手出租车司机揽客,两个菜要价844元,价格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这种定价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还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逢节必涨是供需矛盾下的正常现象,但涨价应在合理范围。过道加凳子、观众坐台阶,有的影院“超员”售票影响了观影体验,

中消协:羽绒服产品虚假宣传成投诉热点

2月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表示,2024年,服装产品投诉增长49.96%,其中羽绒服产品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等问题消费者投诉较为集中。消费者尹先生投诉称其于2024年12月22日在某电商平台内商家佛山市南海区某服装店支付255元购买一件蓝色羽绒服。羽绒服填充物信息标注为90%鸭绒,其间也跟商家核对衣服填充物是羽绒还是飞丝,商家否认填充物为飞丝,并称绒含量为60%。消费者收到货后觉得不对劲,把衣服拆开后

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提示:谨慎选购“金包银”首饰

新京报讯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消息,腊月步入尾声,新春已然临近。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中国消费者协会祝全国广大消费者新春快乐,在新的一年,幸福美满、平安顺遂。同时,也借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春节期间消费不踩坑,留意以下六点。一、抵制餐饮浪费春节是欢聚团圆的日子,不应成为餐饮浪费的重灾区‌。所谓“年年有余”是指每年仓有余粮、库有余钱,不是为了“爱面子、讲排场、比阔气”而营造“剩宴”。在佳节欢聚时刻,消费者

春节消费不踩坑!中消协发布六点提示→

腊月步入尾声,新春已然临近。1月2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六点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春节期间消费不踩坑。抵制餐饮浪费春节是欢聚团圆的日子,不应成为餐饮浪费的重灾区‌。所谓“年年有余”是指每年仓有余粮、库有余钱,不是为了“爱面子、讲排场、比阔气”而营造“剩宴”。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在佳节欢聚时刻,消费者要继续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到理性消费、文明餐饮,把“光盘行动”作为一种

中消协启动2025年度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活动

1月22日,中消协确定2025年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年主题为“共筑满意消费”,旨在提升消费体验,强化消费维权,助力消费政策,传播消费知识,推动提升消费维权社会共治水平,为全方位提振消费、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为进一步聚焦消费维权社会共治中的堵点、难点和痛点,了解消费者选购决策、行为习惯和消费心态,反映消费者对于当前消费环境、消费维权和消费信心等方面的感知体验及诉求意见,中消协启动本次调查活动

中消协发布2024投诉分析,教育培训服务类投诉超7万件

2月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教育培训服务类的投诉量成为服务类投诉的前三,投诉件数超过7万件。“先学后付”带来的消费隐患和“预付费”带来的消费纠纷成了教育培训领域的主要问题,中国消费者协会就此作出监管意见和消费提醒。根据2024年服务大类投诉数据,生活及社会服务类、互联网服务类、教育培训服务类居于前三位。图/中国消费者协会公众号“先学后付

先享后付隐患多、电信服务投诉居高不下,中消协盘点投诉热点

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6日)发布投诉情况分析显示,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761886件,比上年增长32.62%,解决1211284件,投诉解决率68.7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8亿元。在所有投诉中,商品类投诉为867301件,占总投诉量的49.23%,与2023年相比,比重下降3.80个百分点。家用电子电器类、日用商品类、服装鞋帽类、食品类、交通工具类投诉量居前五位。与20

“加价选座”成惯例?中消协发声→

近期,民航选座额外收费问题引发舆论热议。一些航空公司以所谓“行业惯例”为由,在选座这一基本服务中引入加价机制,将靠窗、靠过道或前排等座位锁定,要求消费者支付额外费用。有消费者反映,值机时发现免费可选座位寥寥无几,甚至有时带未成年子女出行也难以选择相邻座位,迫使他们不得不支付选座费。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公开发声,指出“加价选座”的行为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也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消费者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