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

涨价套取补贴 中消协点名商家落实国补政策不规范

中新社北京2月6日电 (记者 刘亮)中国消费者协会(下称中消协)6日发布的消息称,2024年国补(国家补贴政策)消费市场活跃,但部分商家营销行为有待规范,存在涨价套取补贴等行为。中消协当天发布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据统计,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761886件,比2023年增长32.62%,解决1211284件,投诉解决率68.7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8

中消协点名“两个菜要价844元”损害消费者利益

新华社北京2月11日电(记者赵文君)中国消费者协会11日发布2025年春节消费维权分析,餐饮消费、文化娱乐、电商网购、文旅出行等方面维权诉求较为集中。中消协有关负责人表示,张家界“土家园”饭店联手出租车司机揽客,两个菜要价844元,价格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这种定价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还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逢节必涨是供需矛盾下的正常现象,但涨价应在合理范围。过道加凳子、观众坐台阶,

半两财经 | 中消协:违规荐股与金融消费隐性收费问题突出

2月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其中,金融消费乱象不止,违规荐股与隐性收费问题突出。2024年6月24日,胡女士通过消协315平台投诉上海某科技有限公司。胡女士称一开始是在短视频平台刷到了该公司的广告,说推荐股票非常准。胡女士抱着尝试看看的心理加了该公司“助教”,该“助教”用之前学员的收益诱导其购买服务。2024年3月,胡女士支付26800元购买了该公司的“乾坤操盘

马上评|沉迷App的老人不能只靠大学生“解救”

日前有媒体报道,近年来大学生放假回家后,有一项特殊的“寒假作业”:为家里老人解决手机出现的问题。如今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让老年人开启丰富上网生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部分老人“手机沉迷”的问题:有老人在“奖励”“返现”广告的诱导下,日夜不停地刷着各类App。有老人的手机里塞进了一百多个App,占了手机桌面六七页,造成内存不足、频繁死机。老年人往往时间充裕,对各种网络推广“小恩小惠”的伎俩缺乏辨

中消协:春节期间餐饮消费、文化娱乐、电商网购、文旅出行等吐槽扎堆

2月1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5年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监测发现,2025年春节期间消费者吐槽主要集中于餐饮消费、文化娱乐、电商网购、文旅出行等方面。张家界一游客遭遇出租车司机和饭店联手宰客、辛巴带货880元海鲜大礼包解冻后全是黑水、县城影院推无座票售价与有座票相同、三亚西岛大量游客滞留高喊退票等成为典型案例。2025年春节,我国消费市场迎来开门红。文旅热度空前,电影票房创历史新高,

消费维权周报|上周文化产品类投诉增多,涉及盗摄盗播等问题

上周,澎湃公众互动平台“服务湃”()处理春节档电影相关投诉增多,涉及节假日电影票价,非法兜售“枪版”电影等问题。其中,有网友反映称,今年春节档电影票价过高。来自浙江台州市玉环市的晓晓(化名)告诉澎湃新闻,今年该市的电影票价较贵。大年初二、初三票价达到峰值,高的有139.9元,低的也有89.9元,早间和夜场的票价比黄金时段稍微便宜10元到20元。在年初六、初七左右,票价开始回落至50元至75元之间。

部分商家存在涨价套取补贴行为

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公布《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在投诉热点方面,中消协表示,2024年,消费者投诉热点涉及多行业、多场景,其中,国补消费市场活跃,部分商家营销行为有待规范。国家补贴政策的初衷是让利于民、促进消费,但中消协梳理发现,部分商家和平台的不当行为损害了消费者权益,背离了政策初衷。一是商家涨价套取补贴。一些商家在补贴前先抬高价格,再用国补优惠吸引消费者,消费者质疑补贴被商家

中消协提醒消费者谨慎选购“金包银”首饰

中消协1月21日发布春节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购买“金包银”首饰时仔细鉴别,勿信虚假宣传。据介绍,商家在销售时通常会标注金重银重作为卖点,但很难验证金重银重分别是多少,甚至连珠宝行业专家也难以分辨。市面上所谓的“金包银”首饰,不论是线下实体店还是网络渠道销售,本质是银首饰,绝大多数都是镀金,不是手工“包金”。“包金”是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将金箔牢固地包在首饰制品基体上得到金覆盖层,制作工艺相对复杂,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