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丨京津联动助推科研创新产业集聚 眼下,位于天津市宝坻区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内企业研发生产忙碌。作为北京与天津携手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点合作平台,也是中关村在京外的首个重资产项目,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自2017年正式破土动工以来,已累计注册市场主体1800余家,2024年税收同比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8%,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62%。如今,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汇聚了一批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类企业, 新闻 2025年02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
“千企雄安行”2025年新产品新技术发布 2月25日,“千企雄安行”2025年开门红——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暨合作交流会在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举办。活动现场,10家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企业集中展示创新成果,河北雄安中关村科技园股权投资基金一期设立揭牌,10家入驻科技企业完成签约,多家中关村企业与雄安集团二级公司就应用场景落地签署合作协议。图为活动现场新产品新技术发布环节。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 图为活动现场新产品新技术发布环节。中新社记者 韩冰 新闻 2025年0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30 浏览
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主园区正式开工 【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主园区正式开工】财联社2月13日电,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主园区正式开工。据悉,园区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园,全面建成投用后,预计将实现年产值百亿元,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新高地。作为“两区”建设重点项目,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将聚焦人工智能产业领域,打造“算力+数据+大模型”的产业生态,重点发展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视听、智能教育、智能文旅、智能机器人和智能交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8个关键数据看“高”“新”密码 人民网北京2月26日电 (记者申佳平)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2024年,国家高新区园区生产总值(GDP)19.3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6%。在工业和信息化部2月2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姚珺表示,2024年是国家高新区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可以用“五新”来概括。第一,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组织全国178家国家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3 浏览
40家中关村特色产业园营收首次破万亿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了解到,40家中关村特色产业园2024年的营业总收入首次突破了万亿元,园区企业营收平均增速约28%,地均产出886亿元/平方公里,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高达12%,万人当年发明专利授权量524件。近年来,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聚力打造了40家高品质特色产业园,已成为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的主阵地、科技成果转化的承载地、科技企业孵育的集聚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引 新闻 2025年0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36 浏览
镜观·回响|一以贯之的坚持 2月17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振奋精神为民营企业再夯信心之基为民营经济再铸动力之源在冀以“人才九条”广纳贤良在闽总结提炼“晋江经验”在浙“和企业家手拉手交朋友”在沪调研民营企业,强调“两个毫不动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场场重要会议一次次基层考察……长期以来,习总书记一直牵挂着民营经济引领民企发展与国家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全国首家具身智能创新产业园落地北京中关村 拟今年6月开园 中新网北京2月28日电(记者 陈杭)中关村(海淀)具身智能创新产业园在国家(中关村)火炬科创学院第二期“IQ Talk”活动上正式揭牌,全国首家具身智能创新产业园落地北京市海淀区东畔科创中心,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这是记者今天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获悉的。近年来,北京中关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力打造一批品质高、产业新、生态优、机制活、质效好的特色园,率先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北京海淀“新年第一会”锚定发展目标 真金白银诚邀青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2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被誉为“全国智力资源最为密集区域”的北京市海淀区,今天出台多项措施向有志青年发出邀约。记者从今天举办的2025海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会了解到,2024年海淀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907.1亿元,增长6%,在北京市占比达25.9%。近期,全国各地密集举行“新年第一会”,锚定2025年发展目标。北京海淀也不例外。在大会上,海淀从土地空间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北京中关村40个特色产业园收入首破万亿 本报讯(实习生 覃伊蕊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当你走进北京市南六环外的永兴河湿地公园,并将视线投向公园以西的一块区域,就能看见北京生物医药发展的潜力。近日,记者走进中关村(大兴)细胞基因治疗产业园,不到一年时间,这里已拥有1位诺奖得主、7位院士项目、30个全球顶尖学术带头人(PI)、27款1类在研创新药。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园区发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