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

(经济观察)布局未来产业,中国178个园区担重任

中新社北京2月28日电 (王梦瑶)在发展面向未来的产业方面,中国178个国家高新区正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高新区是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抓手,正持续为中国经济注入高新动力。截至2024年底,国家高新区集聚了中国33%的高新技术企业、46%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67%的独角兽企业。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4年,国家高新区园区生产总值19.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名义增长7.

从1到8读懂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北京2月26日电 (记者申佳平)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2024年,国家高新区园区生产总值(GDP)19.3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6%。在工业和信息化部2月2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姚珺表示,2024年是国家高新区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可以用“五新”来概括。第一,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组织全国178家国家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将于3月27日在京开幕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经国务院批准,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将于3月27日至31日在京举办,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中关村论坛是中国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旨在促进各国共享全球创新思想和发展理念,共议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共商全球创新规则和创新治理,共同推动

勇立潮头 探“新”而行

从天津港远眺滨海新区。资料图片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大火箭基地里,技术人员正在忙碌工作。商超摄/光明图片滨海新区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实验室查看农作物生长情况。新华社发“津门极望气蒙蒙,泛地浮天海势东。”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地处环渤海经济带和京津冀城市群的交汇点,是天津经济发展的龙头,也是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2013年5月和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两

海淀区将吸引人口向北部聚集,中关村科学城北区释放新质产业空间

2月18日,“潮涌北区 新质未来”2025中关村科学城北区产业空间推介大会在中关村壹号举行。来自区相关部门、街镇以及高校院所、协会联盟、进驻企业和有意向在北区发展企业的150余名代表参会。2025年,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将释放141万平方米新质产业空间。未来三年,11个专业化、特色化的产业园区将陆续建成,聚焦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具身智能、商业航天、集成电路产业。海淀区委常委、副区长马光耀介绍,海淀区正

111家低空技术企业落地北京中关村延庆园

2月27日下午,以“市区谋新篇 携手创未来”为主题的北京延庆区2025年投资促进大会举行。大会集中展示了延庆区在科技创新、低空技术、土地资源利用等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111家低空技术企业已落地中关村延庆园,低空产业生态已经形成。“延庆区以其卓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质的营商环境,被誉为北京“夏都”,并成功举办了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延庆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将于3月27日在京开幕

经国务院批准,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将于3月27日至31日在京举办,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本届论坛年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共设置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五大板块,将举办开幕式暨全体会议、60场左右平行论坛、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和重大成果专场发布等。年会期间

新华全媒+丨京津联动助推科研创新产业集聚

眼下,位于天津市宝坻区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内企业研发生产忙碌。作为北京与天津携手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点合作平台,也是中关村在京外的首个重资产项目,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自2017年正式破土动工以来,已累计注册市场主体1800余家,2024年税收同比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8%,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62%。如今,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汇聚了一批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类企业,

人行北京市分行:2025年将建立完善科技金融服务效果监测评估机制

今日(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举行2025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副处长张丹在会上表示,2025年,人行北京市分行将继续加强与市区政府相关部门的对接合作,建立协调工作机制,推动已出台的有关指导意见、行动方案,以及总行有关最新工作要求落地、落实。张丹介绍,2024年,人行北京市分行会同市相关部门联合制定了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

新华全媒+|新城崛起 创新探索打破“一亩三分地”

天津市宝坻区有一条智能网联公交车线路,车上没有司机,只配备了一名安全员,乘车从宝坻站出发仅需18分钟,就能到达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11周年之际,记者再次来到这里,看到了这座科技城的“科技链”。作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平台,打破“一亩三分地”,共下“一盘棋”,统筹开发运营,是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的独特之处。站在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管委会高处环望四周,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项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