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联动助推科研创新产业集聚 眼下,位于天津市宝坻区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内企业研发生产忙碌。作为北京与天津携手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点合作平台,也是中关村在京外的首个重资产项目,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自2017年正式破土动工以来,已累计注册市场主体1800余家,2024年税收同比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8%,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62%。如今,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汇聚了一批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类企业, 新闻 2025年02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家乡“招商经理”的新年愿望 新华社天津2月2日电 题:家乡“招商经理”的新年愿望新华社记者王宁、尹思源正月初四,年味正浓,天津市宝坻区朝霞街道居民程会选像往常一样,吃过早饭,与不满1岁的儿子告别,出了家门,很快便走到了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宽阔的柏油路上。这些年,程会选坚持每天走路上下班,从小区到京津中关村科技城,2公里的路程,沿途一栋栋厂房、建筑从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拔地而起。程会选今年35岁,出生在宝坻区高家庄镇岳家庵村,村子原址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天津宝坻区委书记毛劲松:从宝坻到宝地,协同创新推动产城融合提速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过去十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夯基垒台、落子布局,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兄弟同心铸就了新的区域发展增长极。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全方位、高质量深入推进的阶段,在已有基础上向前推进的每一步,都将更考验智慧担当与历史耐心。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在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长安街知事推出系列报道“京津冀一把手访谈录”,邀请三地市区和政府部门“一把手”,分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
高质量发展·蹲点日记丨科技城里的“科技链” 新华社天津2月25日电(记者尹思源、王宁)天津市宝坻区有一条智能网联公交车线路,车上没有司机,只配备了一名安全员,乘车从宝坻站出发仅需18分钟,就能到达京津中关村科技城。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11周年之际,记者再次来到这里,看到了这座科技城的“科技链”。 作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平台,打破“一亩三分地”,共下“一盘棋”,统筹开发运营,是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的独特之处。京津中关村科 新闻 2025年0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
首善答卷|从“中国硅谷”到“世界中关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关心关怀着中关村的发展。2013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走出中南海,把“课堂”搬到了中关村。2019年、2021年、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向中关村论坛致贺。历经多年发展,中关村已汇聚1.7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0余家上市公司,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从“中国硅谷”到“世界中关村”,中关村的每一步成长,都是北京对科技创新不懈追求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来自海淀的致敬:当城市与企业互为土壤 当我们在致敬企业时,究竟在致敬其规模、税收,还是真正的创新价值?在北京市海淀区“新春第一会”的会场——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175块象征海淀企业标杆的奖牌排列成两条“星光大道”。以城市之名,海淀区向海淀企业致敬。在这份从海淀区数万家企业中遴选出来、跨越66年的企业名录中,可以发现时空在这里形成了奇妙的折叠。北京六建集团与快手、人民教育出版社与美团,这些看似不在同一频道的企业,却在海淀的坐标系里形成了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中关村科学城北区今年将新增141万平方米产业空间 本报讯(记者 王斌)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2025中关村科学城北区产业空间推介大会上获悉,今年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将释放141万平方米新质产业空间,主要集中在永丰、翠湖、上庄和中关村软件园。未来三年,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将有368万平方米产业空间陆续释放,为中关村科学城的产业落地提供有力支撑。翠湖、永丰两大组团是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的主要产业创新集群,已入驻科技企业1400余家,其中收入过亿企业103家、独角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7 浏览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2月28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由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政府联合中关村发展集团共同主办的“科创协同聚合力·产业融合链未来”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论坛中心举行,300多名京津两地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协同创新路径,共谋未来发展蓝图。栽下一方协同发展“试验田”距离北京不足百公里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十年间,“从0到1”的创新策源,再 新闻 2025年03月02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
40家中关村特色产业园2024年营业总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了解到,40家中关村特色产业园2024年营业总收入首次突破了万亿元。园区企业营业收入平均增速约28%,地均产出886亿元/平方公里,企业研发投入强度12%,万人当年发明专利授权量达524件。近年来,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聚力打造40家高品质特色产业园,已成为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的主阵地、科技成果转化的承载地、科技企业孵育的集聚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引领地。这4 新闻 2025年0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30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