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

又见首日涨停REIT,业内提醒,谨防投资风险

财联社2月26日讯(编辑 杨斌)在近期REITs市场行情整体向好的背景下,新上市的REITs项目普遍表现优异。今日,华夏金隅智造工场REIT正式上市,并涨停。不过,据财联社梳理,近期上市初即大涨的REITs项目此后价格均有所回落。明日,创下公众认购倍数记录的汇添富九州通医药REIT也将上市。业内人士提醒谨防风险,理性投资。华夏金隅智造工场REIT并非今年首个上市即涨停的REITs项目。2月17日,

*ST博信:公司股票将于3月5日终止上市暨摘牌

【*ST博信:公司股票将于3月5日终止上市暨摘牌】财联社2月26日电,*ST博信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2月26日收到上交所出具的《关于江苏博信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终止上市暨摘牌日为2025年3月5日。公司已聘请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为主办券商,将安排股票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转让的相关事宜。

紫光股份据悉已选择银行安排10亿美元香港上市事宜

【紫光股份据悉已选择银行安排10亿美元香港上市事宜】财联社2月27日电,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IT服务公司紫光股份已选择法国巴黎银行、招银国际和中信建投安排在香港第二上市计划。据此前报道,总部北京的紫光股份可能通过IPO筹集约10亿美元。因信息未公开而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称,更多银行或参与到上市工作中。紫光股份和上述银行的代表没有回应置评请求。(彭博)

GPU芯片独角兽沐曦裁员20%?公司回应:正常调整 优化比例失实

【GPU芯片独角兽沐曦裁员20%?公司回应:正常调整 优化比例失实】2月27日,有消息称,GPU行业独角兽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沐曦股份”)正开启上市前裁员计划,涉及约200位员工,按照目前沐曦股份员工总数为900人左右计算,此次裁员涉及约20%员工。消息称,此举意在增加上市成功的概率,并且上市前裁员也并非罕见的操作。针对上述传闻,记者联系了沐曦股份求证。沐曦股份方面表示,为顺应

国邦医药:全资子公司收到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

【国邦医药:全资子公司收到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财联社2月27日电,国邦医药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东盈药业有限公司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头孢呋辛酯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头孢呋辛酯适用于敏感细菌造成的感染的治疗,包括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和淋病等。该原料药还获得了欧洲药品与医疗保健质量管理局签发的CEP证书。

退市卓朗: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退市卓朗:公司股票终止上市】财联社2月27日电,退市卓朗(600225.SH)公告称,公司股票于2025年2月7日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截至2025年2月27日,已交易满15个交易日,退市整理期已结束。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在2025年3月6日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公司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依托原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设立并代为管理的两网公司及退市公司板块挂牌转让。主办券商为天

涨停的风吹到了REITs,上市首日30CM涨停惹眼,火爆背后警惕哪些风险?

财联社2月27日讯(记者 吴雨其)涨停的风也吹到了REITs。2月27日,REITs市场再现30CM涨停,汇添富九州通医药REIT上市首日,开盘以30.02%涨幅涨停,盘中经历了两次打开涨停板,截至收盘,该产品首日涨幅为28.22%,收报3.712元。值得一提的是,该基金募集之时已受到投资者关注,募集份额4亿份,募集资金总额11.58亿元,此前公众投资者认购倍数高达1192倍,创下公募REITs历

管理有漏洞?多家上市药企卷入“虚开发票”事件

财联社2月27日讯(记者 何凡)青岛税务局近期发布的两则决定书显示,当地两家企业在没有真实业务或与实际经营业务不符的情况下,向多家公司,其中包括华熙生物(688363.SH)、正海生物(300653.SZ)等药企或其子公司,虚开增值税发票。有涉事上市公司对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的财联社记者表示,这可能是由于企业此前管理存在漏洞或子公司员工个人问题。近日,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公布了两则《税务

小米雷军:小米SU7 9个月时间销售锁单24.8万辆

【小米雷军:小米SU7 9个月时间销售锁单24.8万辆】财联社2月27日电,在今日举办的小米Ultra发布会上,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表示,小米SU7上市9个月时间销售锁单24.8万辆,交付13.5万辆。(财联社记者 徐昊)

调研排满基金经理行程单 四年苦寒后医药迎来“三重底”?|医药筑底系列⑤

财联社2月27日讯(记者 武超 郑炳巽)A股医药板块经历了长达四年的寒潮后,在近期让投资者嗅到了一丝暖意。 本月以来,医药指数涨幅已超7%,沉寂已久的医药主题基金也在集体“回血”。 有乐观的受访者认为,经过长期调整,目前医药板块在业绩、估值、资金配置层面已经处于三重底部,具备中长期投资吸引力。这场从“至暗时刻”到“乍现曙光”的逆转,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否极泰来?深度调整:指数腰斩,行业迷茫“医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