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性

国药现代:控股孙公司药品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国药现代:控股孙公司药品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财联社1月17日电,国药现代公告,公司控股孙公司国药金石粉针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批准注射用头孢唑肟钠(1.0g)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该药品为第三代头孢菌素,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腹腔感染等。2023年国药金石粉针注射用头孢唑肟钠(1.0g)销售收入约为476.72万元。通过一致性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财联社2月5日电,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在《学习与研究》杂志发文称,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贸易、环保、监管等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统一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统筹政策制定和执行全过程,提高政策整体效能。加强经济监测预测

国家发改委郑栅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打好政策“组合拳”

【国家发改委郑栅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打好政策“组合拳”】财联社2月13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学习与研究》上发表署名文章。文章指出,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贸易、环保、监管等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统一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统筹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出现数据雷同是否正常?专家呼吁严格对照实验标准

第一财经记者查询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网站,在搜索“瑞舒伐他汀钙片”以及“盐酸曲美他嗪片”时,发现确有两个仿制药生物等效性数据完全相同的情况。 近日有网上消息称,国家药监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多份生物有效性数据雷同引发关注。 1月24日,第一财经记者查询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网站,在搜索“瑞舒伐他汀钙片”以及“盐酸曲美他嗪片”时,发现确有两个仿制药生物等效性数据完全相同的情况。 在12个通过一致性评价

“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

今年1月,有专家认为某些集采药品可能存在“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质量风险,有关部门迅速派员调研了解情况。日前,参与调研的医保、药监部门有关同志就社会关心的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等说法,多来自他人转述和主观感受问:对于专家接受采访时的几个说法,调研了解到哪些情况?答:调研人员认真听取了有关专家,以及瑞金医院、仁济医院、中山医院等7家医院负责人,外科、内科、麻醉科

今年药品集采品种预计达700个,单品竞争愈发激烈

在1月17日举行的国家医保局“保障人民健康 赋能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司司长丁一磊表示,2025年将持续深入推进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包括国家层面将在上半年开展第11批药品集采,下半年开展第6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并适时启动新批次药品集采。数据显示,按照第十批集采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企业≥7家的“门槛”计算,目前已经有超过90个药品符合,其中不乏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等市场规模数十

复旦复华:控股子公司药品枸橼酸他莫昔芬片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复旦复华:控股子公司药品枸橼酸他莫昔芬片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财联社2月5日电,复旦复华公告,控股子公司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关于枸橼酸他莫昔芬片的《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该药品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是《国家医保目录(2024年版)》品种,用于治疗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和早期乳腺癌术后的辅助治疗。药业公司2024年枸橼酸他莫昔芬片的销售

亚太药业:注射用更昔洛韦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亚太药业:注射用更昔洛韦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财联社2月25日电,亚太药业公告称,公司注射用更昔洛韦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该药品适用于治疗危及生命或视觉的免疫缺陷患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以及预防器官移植病人的巨细胞病毒感染。通过一致性评价将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管线,提升市场竞争力,并为后续其他产品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积累经验。

多款仿制药生物等效数据高度雷同,药审中心称编辑错误致歉

1月24日,多款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被发现其生物等效性试验数据高度雷同,引发公众担忧。当日下午,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发文致歉称,经核实系在2019年和2021年公开相关产品信息时,由于编辑错误导致该问题,已第一时间在中心网站对错误信息进行更正。南都记者查阅该部门官方公布的相关报告,其中的生物等效性试验数据已在今日下午变更。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更正说明》。部分生物等效性试验数据已变更。随

“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官方最新回应!

据国家医保局今天(2月9日)下午消息:今年1月,有专家认为某些集采药品可能存在 “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质量风险。有关部门迅速派员调研了解情况。日前,参与调研的医保、药监部门有关同志就社会关心的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问:请介绍一下调研的有关情况,现场与专家们主要沟通了哪些信息?答:调研人员认真听取了有关专家,以及瑞金医院、仁济医院、中山医院等7家医院负责人,外科、内科、麻醉科、药剂科等科室